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96章 商税翻了十倍!商业迎来了春天!!【(4/7)
的程度。

    ……

    甚至江南一带的驿站,更是在这两个月,挣了不少钱,带动了当地的饮食和餐饮业,连厨子这个行业都涌现出了不少的人才。

    连朝廷都跟着收到了不少的商税。

    而且他们发现,自己已经掌握了一门新的技术——工匠活,他们学的非常快,又经过实践,立刻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工匠。

    所以家里面根本就没有丝绸和丝绢。

    他们明白好好交税,就能好好做买卖,为什么还不交?

    朱元璋一听这话就来火:“不听话就出兵攻打,每年拿大明如此多赏赐也未见他们多听话。

    大量的买卖人嗅到了这些商机,四散而开,开始全天下贩卖东西。

    其实说来也是搞笑,丝绸和丝绢,本来就是有钱人才能用得起的东西,而商人不正是有钱人居多吗?却不允许他们穿丝绸。

    连当地的官府都开始为了创收,把驿站当客栈来用,只要给钱,就可以使用。

    就比如苏州、杭州、松江一带的富商,都是有钱的,只能偷偷摸摸地在家里面穿。

    这些数字好像一直都在说——没眼光啊!没眼光!

    但是他却不得不再次说下去。

    朱元璋严肃道:“爱卿奏来!”

    可是那些买卖人却并没有停下脚步。

    每天十文钱啊,这是多少普通人家几天也挣不到的工钱。

    加上解除了对买卖人的部分限制,京城居然好像变了天一样,多出的十几万人,让京城买卖家都疯了。

    以工代赈居然这么厉害,朝廷没花钱,太庙、社稷坛、夫子庙、贡院、京城许多条道路都给修好了。

    守在的百姓高高兴兴地拿着钱,返乡的返乡,留在京城做善后工作的做善后工作,井井有条。

    因为大量的买卖人被放开的限制,松江棉布原本就蜚声海内外,不少的买卖人不需要担心官府的刁难,而大量地进行贩卖。

    那里有许多番僧其实非常地有钱,他们手上掌握了大量的物资,可是苦于朝廷的禁令,有许多东西根本运不上去。

    其中有工匠带着手艺,被提拔为工长,开始训练青壮年,一时间干得是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