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104章 国之大计!东征倭国!灭其国!富大(3/6)
以大面积给他们补充。

    甚至朝廷可以直接给他们下单,给所有的卫所官兵都更新一批棉被棉服。

    让每一个将士都能够穿上新衣服、盖上新被子嘛。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原材料的需求会无限增加,棉花的种植也会进一步的促进,带动的是整个产业的发展。

    这带动不

    仅仅是纺织业,还有像陈寒刚说的运输业、造船业、粮食生产业。

    接着陈寒再次说道:“当然在打仗的同时,想稳定住国内的环境,应该要开始布置一些惠民政策了。

    就比如说粮食政策这块。

    粮食的生产,一直都由老天爷来决定,如果大明王朝真要发展,在这种小冰河时期马上要到来,各种天灾人祸不断的行情下,参照现代社会的应对政策可以由朝廷出资。

    在粮食生产之后,统一收购一批粮食,用于存储在各省的粮食大仓里。

    这个收购价格可以高于市面贩卖价格,这是为了补贴老百姓。

    既然朝廷可以从小日本那里源源不断的挖到白银和黄金,那么就得不断的给老百姓们提供福利。

    福利从哪里来?直接发钱是不现实,那就补贴农业,刺激农业。

    毕竟农业、工业,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老百姓们看到连种粮食都能够赚钱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而朝廷这时候呢,每年收购一批粮食存放在大仓里边,可以把这些粮食运往西北、西南等粮食产量较低的地区。

    把这些粮食投入到市场上,压低粮食价格,减少百姓们在吃饭问题上的难处。

    只有稳定的粮食价格,才能让百姓们对朝廷公信力,有充足的信任。

    如此老百姓们的粮食问题,就不会一直受控在那些大粮食生产商手上。

    不会因为一场灾难,就不得不把土地变卖,然后卖儿卖女去吃顿饭。

    这不仅是一种均衡粮食价格的方式,也是促进粮食价格稳定,以及在灾难年之时,保障百姓们能吃上饭的政策。

    让全天下老百姓能吃上平价粮食,减少他们造反的可能性,让他们稳定地生产,从宏观上来说,朝廷是永远不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