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106章 亮家底!大明那二十多年,到底是怎(6/6)
是有些自得。

    只有区区的一千三百万两白银而已;黄金就更少了,只有一百多万两。

    油墨印刷工具,甚至连印刷的机子的配件都是相当齐全的。

    夏元吉这个时候甚至都有点理解,为什么当初的朱元璋一定要定都在应天,而不是直接到北平去,毕竟那里是元朝的大都。

    可是呢,却无法飞出去。

    然而经过了七八天上百人的清点之后,夏元吉才发现根本就没有那么的简单。

    所以他们的技术相当之精湛。

    看起来陈寒的选择是对的,朱元璋这个皇帝太聪明了。

    还有就是印钞的这些工匠们的技术是非常熟练的。

    但是夏元吉却并没有明白,像赵勉这样的尚书有多大的压力。

    整个天下都是一穷二白的。

    就因为要做的事太多,可是朝廷又没有钱,怎么办?不争不抢能做事?

    赵勉坐在了夏元吉的边上,两个人就这么看着偌大的库房边上的围墙。

    从这里就可看得出来,可能根本不是朱元璋故意不用准备金。

    赵勉已经快五十岁了,在官场上历练摸爬滚打了这么些年之后,他是比较透彻了。

    没钱的困境,就好像是一座牢笼,把他们两个都给困住。

    能不市侩吗?

    你自己看到了,这库房当中到底有多少黄金、白银。

    他是有打算隐瞒一点的。

    还有一个就是原材料之多让赵勉和夏元吉都非常的震惊。

    要知道这些工匠从洪武八年开始,一直到现在的洪武二十四年,已经兢兢业业地服务了十几年。

    这就是咱们大明王朝的家底。

    即便是这十几年下来都用了强硬的手段,可是收集到的黄金白银又有多少?

    这些东西之所以要藏在大明王朝的国库里边,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应付以后会出现的困境。

    宝钞为什么坚持要用?

    为什么坚持要印?

    大家都看得到的问题,为什么就不去改?

    难道是不想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