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161章 一次性运回二百万两白银!封侯(4/6)
宝钞,就由本来一贯宝钞只值两百文钱,到了一贯宝钞能值两百五十文钱。

    又经过这半年来,朝廷买粮食同时刺激消费之后,目前一贯宝钞已经能兑换三百文铜钱。

    而最近朝廷,又将各种订单下给了各处的作坊。

    首先棉布,当然是不遗余力地去生产。

    带动了周边桑树的种植和养蚕户的增多。

    同样的朝廷更是为了防止养蚕的人越来越多,侵占民田,还规定了那里必须得要种粮食。

    为了消除百姓们种粮食不能和养蚕一样获得那么多的利益。

    朝廷更是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格。

    直接由朝廷出面,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如此百姓们的心里面不平衡减少了许多。

    甚至有更多的老百姓愿意种地。

    有更多的商人开始与老百姓合作,开始租老百姓们的田地来种。

    因为他们经过了换算之后发现种粮是买卖,即便是占了更多的田地,可是交的税也并不高。

    所以这么一算下来,既然交的税不高,又能够产生大量的利润,为何不干?

    朝廷这边由于下达了大量的订单,不管是造船还是修路,又或者是收购粮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工人,于是大量的工人,觉得去给朝廷做工可以赚更多的钱,于是纷纷从种地变成了产业工人。

    而家里面的地呢,就由那些愿意承包他们的地的粮食商人去种植,他们收一点地租。

    而打工赚来的钱就可以完全抵销掉自家的地要交的那一点赋税。

    如此一来,大量的产业工人就形成了。

    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去做产业工人,是经过他们仔细的核算之后发现,打工赚来的钱,买粮食是绰绰有余。

    现在他们发现市面上的粮商都是朝廷的店铺,反倒是私人粮商没有了。

    为什么呢?

    因为朝廷的店铺卖的粮食要比私人买卖家的粮食便宜得多。

    而他们的收购价又可以更高。

    所以那些私人的粮食商人,就转而去承包田地,生产粮食卖给朝廷。

    而朝廷呢,则拿到这些粮食之后,以很低的价格卖给老百姓,保障老百姓能吃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