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民间的情况,尤其是改革之后百姓的生活。
朱元璋是一位很喜欢召见乡村里长粮长底层管理者的皇帝。
据说曾经的朱元璋在一天之内召见过几十上百个粮长谈话。
由于朱元璋本身就是来自农村,所以他对于农村的事了如指掌。
正因为如此,所以有很多的兢兢业业的粮长,也能通过这种非科举的方式进入到官场。
从这一想法来看,也是刺激了粮长兢兢业业地干工作。
因为实在很难想象,有朝一日自己身为一个乡村的粮长,居然也能够得到皇帝陛下的召见。
并且对答得好的话还能一跃成为身穿官服的官员,达成多少十年寒窗苦读学子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而这一路朱元璋也并不是没有收获。
他在一路之上看到了太多的改革之后的变化。
尤其是一路从官道下来看到沿途的驿站。
真如自己的义子沐英所讲述那样,已经从之前需要朝廷拨钱才能够维持下去的机构,变成了如今诸如客栈一样的功能。
使买卖人和沿途的行脚之人都有了一个寄宿之地,更是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发展。
这一点让朱元璋颇为的兴奋,同时他更加不会知道。
因为他的这个决定,让他的后辈儿孙免除了许多的灾祸。
而在接官亭的不仅仅是朱元璋,还有江都郡主以及陈寒的学生们,也就是朱高炽他们。
当然江都郡主其实是比任何人都想着要见一见自己的夫君。
毕竟已经大半年,虽然自己的夫君曾经许诺过自己,半年一年的必然会回来。
但新婚燕尔两个人,还没有尝试如胶似漆就已分开。
这对新婚夫妻来讲,简直是一种折磨。
尤其是对于江都郡主来讲,有些个不能以与他人言的私密,更是让她期盼着自己的夫君赶紧回来。
不过眼见着自己的皇爷爷在冷风天当中已经吹了两天,可是依旧神采奕奕,江都郡主都有些不忍,“皇爷爷,如今春风依旧料峭,您老人家还是得保重身体。
即便是陈寒回来,他也不希望您因此受凉。”
朱元璋微微一笑,“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