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171章 就凭这项政策,封陈寒个国公都(4/6)
 反正一句话,朝廷先给百姓民众兜底。

    陈寒不由得感慨:“这种法子很好啊。这样一来,海商和民众都能得到实惠。”

    夏元吉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朱元璋在边上,更是赞赏夏元吉他们的做法。

    陈寒站在宝钞都提举司的衙门口,大概也就一炷香的时间吧,但却看到好几拨海商进进出出宝钞都提举司。

    比如东南亚那一代的皮肤,黝黑的小矮个子外籍商人。

    甚至很少有的一些红头发蓝眼睛的洋人,也在其间。

    这里必须得说一句,许多人都以为有洋人上岸是大航海时候才有的。

    那是错的,因为在元朝时候,就已经有不知多少色目人。

    所谓色目人就是眼睛颜色不一样,其实说白了要么是从欧洲来的,或者波斯人。

    他们不一定是从大航海时候才认识到东方这个巨国有取之不尽的物资,早就已经是名声在外。

    所以看到这些各国商人陈寒一点都不意外。

    他们进出宝钞提都提举司前,背后那些袋子都鼓鼓囔囔的,但出来之后都兴高采烈的在那里数钞票的那一刻,陈寒就知道格局已经开始在慢慢改变了。

    虽然陈寒没有跟他们说过那些海外的商人的货物,可以先拿到宝钞提举司来。

    而仅仅只是让老百姓们拿着宝钞想要去宝钞都提举司把银子给兑换出来的,可现在在实行的过程当中,居然发生让他都觉得意外的收获。

    由于海外的商人拿过来的那些货物,在短时间之内,老百姓们不知道多少价值,所以他们先跑到宝钞都提举司,把自己带来的货品去交换,而换来的不是银子,是一张纸的时候,陈寒就明白自己现在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他只是说出了一个概念之后,明朝聪明人不需去点拨,就知道要怎么去运作。

    就比如说宝钞都提举司平准库里边原本储存的是大量的白银,供百姓们兑换。

    可现在等来的,却是有些海外的洋人也来兑换宝钞,其实就是交易啊。

    因为他们海外海商拿到了宝钞之后,是必须的要在明朝的国土之内去买卖东西的,要不然的话他们就会亏。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