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171章 就凭这项政策,封陈寒个国公都(5/6)
们拿着这些宝钞去买什么呢?

    去买瓷器、丝绸、茶叶,这些东西虽然还是会这样流出去,但是却相应地会让海外那些个洋人把外面的商品也拉来。

    要么是等价交换,要么是亏了来卖。

    就比如那些宝石。

    这些宝石可能在比如斯里兰卡产猫眼石的场地不值钱,但是拿到了大明买卖就又值很多钱。

    同理在大明这里瓷器可能卖不上价格,但是卖到外面去,却能够卖很多的价。

    这就是产地与非场地之间货物交换,这就是货物跟货物进行交换,货币只是在中间产生了一个媒介作用,这才是真正的交易。

    而不像是白银进来之后,就被存起来,变成了一块石头。

    这是不公正的交易。

    这种规矩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于。

    黄金白银很贵重大家都知道,但是在我们明朝的律法中,这不能直接当做货币交易,要不然就是犯法。

    你必须到宝钞都提举司按照兑换价兑换宝钞,然后才能去外面进行交易。

    如此一来,那定价权就在大明的手里。

    白银就算贵重,可是还是得遵照大明的宝钞和白银兑换价来兑换。

    而宝钞都提举司的衙门门口的告示栏几乎每个月都会更新信息。

    包括宝钞和白银的兑换比,宝钞和铜钱的兑换比。

    这些信息可以清楚地告知百姓们兑换价格,同时也会在告示栏上面普及海外的物产及国家情况。

    就比如现在,陈寒就清楚的看到如今分明是有三栏兑换信息。

    【一贯钞兑三百三十三文】

    【一两银兑三贯钞】

    【一两金兑六两银】

    很清晰啊!

    这不就是银行每天在滚动屏幕上显示的所谓国际金价吗?

    呵!真的是不要小瞧了古人的智慧,他们真的很厉害。

    接着他们又在街上转了一阵之后,经过夏元吉的介绍,发现街上但凡是卖粮食的,上面通通写上了大明商会某某粮行。

    而这里就是陈寒所说的国有企业。

    因为陈寒一问之后才发现,这里的每一斤粮食的价格,如果换算成人民币来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