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京城要修缮的道路,其实也不是很多。
其当然明朝的都城没有像后来朱棣迁都北平之后,那么的方方正正。
北平是在基本一片废墟之上建立,所以可以规划得极其的标准。
所谓的四九城便是如此。
四九城大多遵循的是对称形式,要翻修起来的话,工程量巨大。
可应天府坐落于秦淮河畔,又有钟山和湖泊等限制,所以只能是呈现一种不规整的形状。
就连皇城也只是偏居于西南角而已。
不像北京的故宫坐落在皇城的正中。
不过也正因为皇城是坐落在西南角,所以要修建的主干道就相对少。
长安街修建完之后,陈寒立刻是将大中街和三山街列为这一次要修建的主要干道。
大中街与长安街相连,由东向西横穿古御街与三山街相连。
翻修之时,同样是利用围挡,将大中街一分为二,一边行走一边修路。
这条大街用的时间还比长安街要短。
大中街与三山街相连之处是古御街,三条大街,形成丁字形。
大中街修完之后,也只不过用了短短的七天时间而已。
这是因为大中街与长安街不同,长安街毕竟是要走文武官员,而且就连皇帝出行有时候也要走长安街。
所以修建的标准以及宽阔程度都要比大中街宽很多。
另外一个就是,工人们经过了长安街的修建之后,技术已经比较的成熟。
所以修建大中街时间自然要少很多。
大中街修建完毕之后,三山街的时间也大差不差,也是七八天的时间就竣工。
接下来便是古御街,古御街连通聚宝门,修建的时间花了十五天。
长安街虽然用了一个月时间才修完,但是大中街三山街和古御街这三条大街,只用了一个月就修建完毕。
这三条大街以及在往北的上元街,是整个京城人口最稠密的四条街道。
可是陈寒用的时间也不过才区区两个多月而已。
这当中虽然要归功于在修路之时,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六七月份,正是酷热,加速了水泥干燥的缘故。
但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