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221章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完全是读书人(2/6)


    但是总得找出一个人来背黑锅不是?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一个大支流汉水有两次结冰发生,时间在周孝王七年和周孝王十一年。

    可能根本不是周幽王昏庸无能,而是无能为力。

    这是多么有教育的案例啊。

    甚至因为频繁的灾害还产生了阴阳灾异学说。

    此外,像竹子、梅树这样的温暖地区的植物,在《左传》和《诗经》中,常常提到。”

    陈寒笑道:“地区如此,但这何尝不是惊弓之鸟?百姓们在频繁的灾害当中,见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但凡有风吹草动便风声鹤唳,也怪不得他们!”

    到了秦朝和前汉气候继续温和,秦朝吕不韦所编的《吕氏春秋》书中的《任地篇》里有不少物候资料。

    这些无稽之谈一方面给百姓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压力,影响民间秩序的稳定,每每有灾害发生便胡乱解说,造成谣言满天飞,引起巨大恐慌。

    而在汉武帝刘彻时,司马迁作《史记》,其中《货殖列传》描写当时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

    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文学大家刘向,他以《洪范五行传》和《尚书·洪范》为基础,结合上古至秦汉的福瑞灾异之说,写成《洪范五行传论》,并将此论作为官场斗争的工具。

    《汉书·成帝记》中有一件事非常有代表性,由于阴阳灾异学说大行其道,成帝建始三年七月,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将至,百姓奔走相蹂躏,老弱号呼,长安大乱,死伤数百。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从气候的角度上来看,的确如同陈寒说的那样。

    朝中一定有忠臣劝阻,但是幽王不听忠臣劝告,一味听奸臣虢石父的话,反倒将忠臣下狱。

    当然他们也很难了解到。

    陈寒解释完了之后,看向了所有的王爷,说道:“解释完了气候之后,我们回到周幽王灭国一事上来。

    从《诗经》中所提粮食作物的情况,可以断定,西周到春秋时代,黄河流域人民种黍和稷,作为主要食物之用。

    毕竟西周灭亡得找原因啊。

    把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