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四州大水,雨雹。
随后过去一年,由于持续的气候震荡,气温走低,陆续又发生了水灾过后旱灾、风灾等灾害,譬如《后汉书·五行志》记载:永初元年,郡国八旱。
连续的水灾、旱灾、风灾过后,粮食产量锐减,在第二年,就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当时的记录是这样的,《后汉书·安帝纪》记载:时州郡大饥,米石二千,人相食,老弱相弃道路。”
湘王朱柏看到资料,听着陈寒的讲课,十分的感慨:“这鬼天气,不是水灾就是大旱的,生活在那时候的百姓真是造孽啊!”
齐王也是感慨:“可不是!这种景况也就百姓是最惨的!”
听到这里的朱元璋是最有感触的。
当年他的家乡可不就是如此?
先是洪涝灾害,接着就是瘟疫来临,然后又是干旱少雨,粮食长不出来,天下百姓死伤无数,自己的父母姊妹也相继饿死。
人伦惨剧,只有经历的人才知道,那几行文字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对老天爷的泣血控诉。
陈寒脸上的表情也是十分的悲痛。
但他还是继续讲着:“安帝之后,来到桓帝灵帝时期,气温越发地走低,甚至有了冻死竹子、柏树的记录,譬如《后汉书·桓帝纪》记载:冬十二月,洛城傍,竹柏枯伤。
在黄巾起义的前一年,也就是灵帝时期,在《后汉书·五行志》记载:灵帝光和六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琊,井中冰厚尺余。
这些证据都充分说明,后汉进入了气候多变且整体偏寒的状态。”
听完了后汉的各种灾害之后,诸王们现在对陈寒要讲的那些事情的脉络是越发的清晰。
陈寒的课程甚至颠覆了他们之前的知识。
曾经的他们也很天真地认为。
王朝的更迭,就是因为皇帝的不作为,或者是昏庸无能。
但听完了后汉临近灭亡时,发生的那些因为气候引发的天灾后,他们陷入了沉思。
哗啦一声。
陈寒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思考时间,翻动了资料。
然后说道:“接下来就是后汉末期、三国时期以及南北朝的变化。
唐,李德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