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泼大雨,本以为今日朝拜一定会洋相频出。
四,其他形式的改变。
首先,朱标是不会削藩的。
因为首都在长安的话,这个是必然。
如果真的将都城搬到了长安去的话,可能要面临严寒的考验。
也就是说朱标很清楚真正能左右朱元璋意
志的是什么。
而朱标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觉得父亲有点残暴,偏偏朱标还很直接,常常反对朱元璋的政策。
朱标的思想和行事准则有自己的原则的,并没有被朱元璋左右。
关键朱标不但有钱用,还很会赚钱。
可能没有郑和下西洋,但只有西南能突破缅甸,达到印度洋沿海,发展航海是必然的趋势。
大明除了北上,南下和西进也是必然。
朱标和朱棣不同的地方在于,朱标有人而且有钱。
都知道朱元璋对待官员很苛刻,而且用法很严,
新上来的官员,都属于是朱标的门生,
也就是说,南北西三面都可以有条不紊地扩张推进。
胡惟庸案牵连了一大批官员,事后补充新官员也是朱标全程参与选拔的。
所以现在陈寒也在很纠结。
朱棣的御驾亲征太烧钱,朱标用一半就够了。
二是,朱标惹朱元璋生气,被朱元璋大骂,害怕之下就投河了,被救起就生病去世了。
而有钱人家,更是一直在嘀嘀咕咕,说要到玻璃厂去购买玻璃替换纸糊的窗户。
虽然陈寒不知道要不要迁都长安,因为正如陈寒所说如今北方将会在越发寒冷,
朱标考察回来才病逝的,之后朱元璋太过悲痛,便彻底放弃了迁都事宜。
而朱棣做不到的事,朱标能做到,
不过这些都不是今天这个好日子的烦恼。
对于朱标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他有一堆能打的武将人才可以用。
最关键的,朱标的继承人朱允炆有更多的成长时间,
即便不能更进一步,守成是没问题的,有朱标做后手,即便朱允文削藩,削的也是同辈的。
而最关键的是废相权,这个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