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郡主是我的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不应该掺和那么多,让他们自己去安排自己的人生岂不是更好。
甚至其实老朱家的这些子孙能够接受如此好的教育,让他们出来做事,是要比从民间挑选人才更好的更快捷的方式,至少要比民间这些个老百姓们有更好的条件吧。
老朱家的这些子孙哪一个不可以请最优秀的私塾先生来教导自己?
老朱家的子孙哪一个不可以,与天下最有名的大师交流?
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却仍旧淹没在了人群当中,实在浪费。
以后大明的子孙会越来越多,从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也会越来越多,与其让人他们一辈子碌碌无为,不能经商,不能做官,只能埋没于乡野之间,只能投身于情趣当中,而不能够实现抱负,实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而他自己也明白自己为自己的子孙安排好了这么多,自己的子孙未必就喜欢,不是每一个人只喜欢纸醉金迷的生活,有的子孙可能还真就有,上马平天下,下马治国家的想法。
他自己的这种安排是完全淹没了这部分人的才华,他不知道自己的后辈儿孙们会不会因为这一点事情而责怪自己啊。
如果自己带入一下自己的儿孙们,也想到祖上的先辈,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得死死的,自己只能在自己的封地之内聊死一生,又不缺钱又不缺吃喝的,可是人生无趣,甚至一眼就能够看到头,一眼就知道自己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那种感觉是非常恐怖的。
也正因为如此,朱元璋一带入之后就发觉自己的安排的确有点不太人道,想到这里顿时也觉得,自己这么做事是有点自作主张的,儿孙们未必喜欢这样的方式,那就放开手脚来吧。
既然觉得不能令儿孙们过得更好,不能够令皇帝们做更好的决定,那就设立一下丞相,反正自己这张老脸豁出去也就豁出去了,丢人现眼的事情自己也没有少做。
就像陈寒批判的那样,自己做的那些错事还少吗?其实一直都很多,只是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既然所有的事都是自己造成的,那承认一下错误似乎也不丢人了,毕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哪里会有那么多的乱七八糟的想法了,反正颐养天年自己就算是宣布自己是错的,自己这张老脸是丢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