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朱允熥现在没有一直待在工程学院,而是带着二十多名学生在锦衣卫的护送之下到全天下各处去巡游,去看一看全天下民间的情况,从而来确定科学道理,应该要往哪条路线走,这些事情所引起的思考,是陈寒启迪他们真正作为一名科学者该有的态度。
甚至陈寒更需要培养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科学素养的皇帝来,到时候作为皇帝的朱允熥会以自己的科学认知,来看待全天下的事物,绝对不会盲目,也绝对不会偏颇。
“文武百官都看到了这个继承人,皇爷爷您现在最应该高兴的就是您的子孙,即便是不需要您的各种安排,他们也会选择自己最为合适的方向。
就像允通那样,如果他按照您的安排,一辈子在深宫里边学习儒家经典一辈子,只知道在京城范围转悠,他可能一生都不了解外面是什么情况。他可能永远不知道老百姓连吃饭的问题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可能连基本的人伦都不会懂得太多,他可能只能依赖那些个太监,这肯定不是您想要的结果,所以您就放手吧,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钻研。
即便皇帝他有如此经历,也不至于被人欺骗,现在您的第三代都已经开始做做自己想做的事,都开始了解民间情况,您又害怕担心什么呢?
如今的父亲孜孜不倦,有那么多的内阁成员帮他处理那些琐碎的杂事,父亲就能够专心地来为我大明今后的方向筹谋,不再需要管理那些琐碎之事。
皇爷爷说句不好听的,其实孙女也经常看史书,尤其是看到三国志之时发现,里边的武侯诸葛孔明,即便是聪明绝顶,即便是全才,可是他为何五十来岁就病死五丈原?正如司马懿所说的那番话,一个连士兵每天要吃喝拉撒都必须亲自管理的丞相,他有时间来调养自己的身体吗?他肯定早早地去世。
所以从这里咱们就得出一个经验,不是每件事都要抓在自己手上,才能够真正操盘一切,反倒是事无巨细,会浪费一位真正的君主的精力,这种事情不能在咱们大明王朝重复上演。
而之所以要事无巨细地抓,不过就是像我们之前说的,您是不相信百官,而百官也不相信君王互相不信任,就只能大多事情亲力亲为,如果互相都信任皇帝,相信百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