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骑兵也只有二十门大炮。
他们两个人的队伍,每人都是一万人啊。
至于剩下的四十门大炮,就都被朱棣的主力步兵拉着在草原上晃荡,没怎么开过火炮。
三天之后,朱棣和张玉、朱能会合。
听说了后勤部队的事情之后,大大嘉奖了那位统领。
紧接着还不等他们再次出发,最后方的后勤粮草跟武器装备就都运了上来。
这次光是粮食就运来了三十万斤,还有各色子弹十几万发,火炮一千发,棉服若干。
看到后勤部队如此速度,就连朱棣自己都震惊了。
他和北边的鞑子作战很多次,而大部分撤军的原因,都是因为后勤部队不给力,让前方的作战部队只能是在原地等待,失去战机,最后只能无奈地撤退。
但现在他却发现,后勤部队运送粮草的速度比他想象的要快得多。
他们在草原上面只不过行进了十来天的时间。
可是第一批的后勤部队就已经追上了他们。
并且运送来如此多及时的东西。
比如现在越来越冷了,大量的棉被就被运送上来了。
比如火炮和子弹消耗大了,立刻十几万发子弹就运送上来了,相应的火药也运送上来。
这对张玉跟朱能来说,简直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他们当时还在担心,是不是要从朱棣率领的主力里边匀出一部分的子弹给自己用。
可没想到,后方一下子就运来了十几万发的子弹给他们。
这一下让他们战士可以打极为富裕的仗。
朱棣早来了,此次督促后勤粮草运输的姚广孝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姚广孝双手合十,脸上有微笑。
这位黑衣宰相一向非常的冷静果断,并且永远那么的踏实。
虽说在历史当中他是发动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但是现在历史没有让这种事情重演。
却让姚广孝有了更多发挥他才能的机会。
比如在后勤保障方面。
他给朱棣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
此时听到朱棣询问,姚广孝笑道:“一切都拜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