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办法南下的状况的话,中原的百姓是永远不可能有安定。
所以即便穷兵黩武。
即便在满目疮痍的国土当中,老百姓们的日子已经过得非常之苦的情况之下。
朱元璋还要次次发动北伐。
为的就是要让当时的北边更加的安定,就是要苦一苦明朝初年的这些百姓。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元璋是个从底层起来的皇帝。
他是要饭的出身了,他太明白老百姓们,到底是因为什么而痛苦。
年年的战争,年年的不安定,才是真正导致百姓们流离失所的所在。
为了让今后的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他就只能发动战争。
他就只能苦一苦百姓。
当朝的百姓当然是不明白朱元璋的那些苦心,可是后边的史学家们其实已经给了朱元璋一个公正的评价。
如果明朝洪武年间不打那些战的话,如果永乐年间不搞那些北伐的话,那么明朝是不可能会有后边的安定的。
如果不是北伐,使北方游牧民族分裂成各个小部落,再也没有能力入侵,为大明今后的二百七十年江山奠定了一個坚实的基础。
可是就因为那些年的战争,没有那些文官的事情,文官就在背后煽阴风点邪火。
总是认为当今的皇帝陛下就是在穷兵黩武。
当今的大明就是在透支将来。
所以他们坚决的反对,他们冷嘲热讽。
他们认为那些战争耗光的是他们的潜力。
那些文官一直都觉得自己对所有事情都了解。
甚至在文章当中,在诗词当中都在暗讽朱元璋。
说朱元璋就是位好大喜功的皇帝,是暴君。
说朱元璋就是在为了自己的名声而作战。
至于北边的老百姓过得怎么样?
关他们什么事。
至于北边蒙古鞑子,是不是会南下入侵,劫掠中原汉人民族,关他们什么事?
他们在小小书斋当中念书,他们在官场文章当中汪洋恣肆。
他们流连在青楼楚馆,他们风流且文雅,哪里会像朱元璋这样动不动就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