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个要求那个要求。
因为这种事情在历史上面发生过非常多次。
所以即便皇帝,也很害怕派出去如此多大军。
一来是国内运送粮草物资的压力非常大。
二来又害怕如此多大军掌握在一個人的手上。
这个人一旦不忠心一旦反叛,对国家是一种巨大的杀伤力,甚至要比敌人入侵杀伤力还要大。
敌人入侵尚且能够在国境线上抵挡。
在自家地盘上面有主场优势。
敌人也不了解地形地况。
但是自家军队要是临阵反叛,对国内的伤害可就大得多。
毕竟他们熟悉地形地貌。
甚至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在军中有威望。
他们振臂一呼,国境线上的将军们,有可能就跟着一起反叛。
到时候国家危矣。
也正因为知道皇帝有这样矛盾的心思,如果文官从中搅和,在皇帝边上吹一吹乱风。
那么前方作战的武将们可就危险了。
故而文武对立是在所难免。
因为文官害怕武将立功太多,到时候没有他们一席之地。
武将又害怕文官会在朝堂当中进谗言,所以自然与文官有所对峙。
也正因为朱棣知道这些,所以对现在文班忽然能够理解武将的难处表示非常的震惊。
一般来说这些文官都是想尽办法找武将的茬,让你没有办法立功。
让你没有办法受赏。
让你没有办法在军中立足。
甚至让你打了大胜仗,还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够保住位置。
这次即便朱棣他们做足了准备,心里面也是忐忑不安的。
姚广孝虽然屡次安慰朱棣,这是太子殿下故意要借文官之口,宣扬一下大明军队的威严。
但是对于战场上面拼杀的将士们,朱棣还是有深深的担忧害怕。
如果这些文官真的胡乱来的话。
自己真的没有办法跟将士们交代。
他就真的要到京城去打官司。
即便要到大理寺、刑部、督察院三司会审,他都要为自己的军队讨回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