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仅仅只是发发牢骚,没有其他的举动,那便当他是在放屁。
还要看一看其他人的奏章,是否如他所说那样。
其他人的这张如果看到了北平府现在改革变法的好处。
看到了改革变法在军中的作用。
看到了燕王殿下他们真的凭借,几十个人的损伤,就将成百上千万的异族鞑子给灭掉。
那咱们就不当回事,把他轻轻放过也就是。
毕竟得允许不同的声音,总不能一言堂。
可如果他依旧上窜下跳,依旧挑拨是非,这种人留他不得。”
陈寒在大明呆久了之后也感染上了一些杀伐之气。
他们很明白,有些人的确不值得同情。
就像这个礼部侍郎。
明明看到了改革变法的好处,可为了一己之私,依旧想着要污蔑抹黑。
对这种不愿意公平公正说话的人,陈寒从来都不会手软。
毕竟自己所在的时代是明朝,而不是自己所在的那个时代。
环境是会改变很多人的,包括他自己。
朱元璋父子二人看到陈寒的表现后,没有说什么。
接着就把剩下的这个钦差大臣整理出来的这奏章给陈寒看。
“还真就像伱说的那样,除了这个礼部侍郎其他人的奏章当中,都言明,当今在北平府由于改革变化,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由于运输交通的便利,南方运过去的粮食在北方价格便宜百姓,百姓生活的相当安逸。
尤其对于此次作战,百姓们自愿拿出家中钱粮支援将士门北伐作战。
甚至自发组织运输队,往北方运送粮草。
这一切的种种,听完你刚才说的民族觉醒,孤倒觉得这其中有这个味道了。”
太子朱标说道。
陈寒对这个结果还是满意的。
“你看看,你看看,我就说嘛,不是每个人都像这个礼部侍郎那般的固执。那般的胡说八道。
他以为就他一个聪明人,他以为就他一个人看透了所谓的改革变化,在初期可以很好执行,到后期无法贯彻的毛病。
他以为就他一个人是醒着的,别人都是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