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女人政治眼光非常的短浅,甚至所谓的政治阴谋在他看来不过就是小孩过家家的玩意。
但是对于经济这块的理解,太后绝对要比明王朝很多官员都要透彻。
不少的儒家文官都觉得低赋税才是对百姓最好的,然而这恰恰相反。
赋税这东西就像平衡木一样不能多也不能少,只能保持一个平衡状态。
也就是说赋税一定要有过重和过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唯有保持一个平衡状态才是最为健康的。
太后说这么多,就是在力头告知夏元吉夏元吉所谓的改革以及国王的改革都是错的,不能将太多的赋税都让富有者来交。
因为基于人数的关系,富有者的人数绝对要低于百姓的人数如果,仅仅只是向富有者交税,老百姓不交税,那就会产生巨大的错误。
不要觉得低赋税就是对百姓好的,其实恰恰相反,老百姓想要活得更好一点,保持一定的赋税,保持当地衙门正常的运转才是对他们最好的。
唯有将当地的衙门都给健康顺利的运行,老百姓的权益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
反之地方衙门一旦俸禄过低,就会想方设法在百姓身上盘剥,恶性循环之下,受害的大部分还是百姓自身。
太后说完之后夏元吉还是第一次见到对赋税有这么深入了解的人,尤其是一个女人,还是一个在南洋偏僻国家的女人。
于是也有兴趣跟她探讨一下所谓的赋税关系。
他对太后说道:“你所说不错赋税太低,不利于朝廷的统治,不利于当地衙门的发展,最终受害的还是百姓。
所以你们新国王的改革,有点一厢情愿,将所有的交税任务全部强加在富有者身上,百姓完全不交税,这是错误的。
但是他的思路是对的,正因为老百姓的基数大,所以并不需要太重的赋税,便能够满足朝廷所需。
而因为富有者不仅有钱,同时基数小,收他们的重税,他们也无力反抗。
毕竟只有一无所有的平头百姓,才会跟你造反;绝没有连田阡陌的富有者,跟你造反的道理。”
夏元吉这么一说倒是让边上的蓝玉和王弼非常有同感,即便是已经开国二十五六年了。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