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的前几位。
这是可惜啊,李隆基这个家伙不仅能活,而且做出的事情也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他还真是印证了。比如说的唐朝混乱的印象,因为他居然抢了自己儿子的老婆就是杨玉环,虽说他让杨玉环出家为尼,然后再从尼姑庵里面赎出来,但是这违背伦理的一幕还是令后世的那些道德先生们,追着这个穷追猛打。
虽然那些道德些什么一个个的根本就不顾及当时的那些情况,比如唐朝的时候思想就是比较开放,而不是像宋明支持那些读书人的思想非常的封闭,一门心思沉浸在三纲五常当中,尤其是宋明理学的兴起让唐玄宗李隆基的形象越发的差。
朱元璋可是不想跟唐玄宗李隆基那样,在后世留一个晚节不保的骂名,他现在算是不错了,开创了洪武盛世,如果真的顺利将自己的权力传递下去,而不是像陈寒说的那样,最后导致朱允炆登基,发生了靖难之役。
于是在听到了陈寒的宽慰之后,他反倒是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而且心里面的承受能力也提高了许多,正如他自己所想那样,我根本就不应该沉浸在这样的一些东西里边去,我应该享受天伦之乐。
既然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太子爷当家理事,那就不应该去想那么多,尤其不应该把自己的那些花花肠子放在自己的儿子身上,自己的儿子身心存粮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继任者。
如今更是在以后的帮助之下,躲过了洪武二十五年会殒命的厄运,活得好好的,并且身心健康。
这就让他十分的欣慰了,如果连这些东西都得到了满足之后还在想其他的,那就只能是异想天开,只能说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所以听完了陈寒的这番话,他反而是哈哈一笑,“行了!你呢也就别宽慰咱了,咱已经认命,甚至可以说就算咱现在去死,咱好像也没有遗憾,你说呢?”
看到朱元璋真的有不怕死的心,并且已经萌生死志。
陈寒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面咯噔一下总是有一些不舍的情绪在里面。
他来到了大明王朝的这四年,说实话历经了许多可以说是这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去历经的那些事。
他在此地一开始经历了眼瞎,经历了眼睛好了之后被蒙骗,最后接受了事实,同时呢带着着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