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 第51章 财源问题(2/4)
火的钱是有的。

    信中,科利采购了十万支步枪,100万两银子,这批步枪他打算卖一半给湘军,就什么都出来了。还有十门12磅步兵炮,五门45磅线膛重炮,合计八万两。

    “跟科利说,最多一个月,我就送钱去厦门。”

    买办如释重负。

    洋人在清朝做生意,还真离不开买办,别的不说,但是洋人不能进入内地这一条,有时候就需要买办奔走。

    “科利先生说了,用茶叶结算也是可以的。”

    “那就谈谈价格吧。”

    最后达成了一个好价格,茶路尚未完全恢复,一担茶叶价格一度高达30两银子,还有价无市。刘勇强答应用30两银子的价格,用茶叶支付货款。

    他可以借用蒋家的信用,在建宁府一带赊购100多万两银子的茶叶,但最终还得还这笔钱。产地收购价非常低,以前不到4两,现在依然如此,因为白银在中国非常坚挺,几百年来都是如此,还因为鸦片进口导致白银外流,银价甚至有所上升。

    福建出口茶叶,最贵的是运费,从最远的崇安将一担茶叶运到厦门,运费就得5银元,大概4两银子。途中官府征收厘金从一钱上升到二两二钱一分,有整有零,比以前增加了二十四倍。出口过海关,每百斤(一担)一律抽二两五钱,不过这笔关税清政府都无权管辖,现在是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在管,因为总能给清政府交钱,且收税似乎比中国官员还可靠,清政府默认了这项关权丧失。

    这几项总成本加起来,到洋商手里的硬性成本就是12两银子,中间流转多道,原产地的茶贩子、口岸的茶商,运输的船商,都要剥一道利润,再加上给官员、沿途哨卡的贿赂这些隐形成本,到了口岸才会高达20两银子以上的售价。

    刘勇强算过,这其中他能动手脚的地方极多。沿途所谓的厘金,他可以通过官方豁免,以茶叶换军火为名义应该可以说服相关的官员,沿途的哨卡,他派兵押送,拿着路条,不怕搞摩擦,为了钱打死几个绿营兵痞在所不惜。海关那一道手续没办法,运费也不能省,雇人正常花钱,但能节省下给官府的二两厘金,送礼的隐形成本,大概一担茶叶净赚8两银子。

    在金钱的驱动下,刘勇强快速行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