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愿意扩大事端。希望闽军能守在营口,不要将这个口岸让给俄国。一边还继续施压,让闽军撤离北京甚至天津。
俄军的战斗力,打醒了刘勇强。知道不可能跟英法俄同时来硬的,东北不要也罢,还得去山东想办法。
此时英法却突然转变了巨大的立场:“我们全力支持贵方夺取东北,但贵方要保证英法在……”
两国公使表明了来意,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不但愿意立刻承认福建政权,还希望福建政权北上跟俄国人争夺东北。一番试探之后,得知他们之前一边向闽辽施压,一边还在跟俄国交涉。显然跟俄国的交涉失败了,俄国人在发现东北是那么好打之后,几千人几乎就横扫了松花江一带,生出了不想撤走的念头,提出了要拿走松花江以北的条件。英法对俄国的信用根本不信任,俄国现在得到松花江以北,以后南下就更方便了,他们现在需要一个能在东北抵挡俄国南下的力量。闽辽如果不去,就得亲自下场。克里米亚战争两国打赢了,但代价也很惨重。靠大清显然靠不住,此时已经在东北跟俄军交锋的闽辽,是唯一的选择。
瞬间刘勇强明白了很多,这几年一直没想明白的许多怪相也有了答案。
他说怎么英法联军从北京撤军后,回到上海马上就转变了态度,开始帮助清军。
以前猜过很多次,甚至连奕跟英法签订过py交易都想过,以为双方有什么密约,占了紫禁城知道屁都没有。后来还听说英法联军回国之前,曾去长江中上游口岸考察过,回国报告说在太平军占领的城市里,居民普遍比清军城市现状更差,这是英法公开报道的内容,还以为是他们政府因为良善,选择放弃中立,支持清政府。
这次进北京后才得知,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期间,俄国人就忽悠过清政府,大言不惭的说他们能帮清政府赶走英法,骗走了咸丰黑龙江以北的土地,他们的远东总督穆拉维约夫后来不顾刚刚得到黑龙江以北,心满意足的俄国外交部的反对,再接再厉,开炮吓唬黑龙江将军弈山逼他签了《瑷珲条约》,又划拉走乌苏里江以东几十万平方公里领土,俄国人一个兵没派,割走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外交能力在东方高出了英法一个量级。
其实打完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的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