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了相同的条约。
跟美国之间的外交、经济条约暂时达成后,才开始跟英法谈判。
这次先跟轴的法国达成了协议,在传教问题上法国让步后,经济上他们的诉求没有英国那么难接受。法国跟福建大幅度降低茶叶、丝织品的关税至18,就像棉花之于美国,纺织业之于英国一样,丝织工业是法国最大的工业品类,堪称经济支柱,只是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勇气以为能把丝绸卖给中国人?
跟法国其他品类的贸易,除非双方提出专项谈判,则一律按照一般品类征税,这个税率由双方自行决定,目前福建一般商品税率为30,放在全世界只是中等水平。
英国人终于开始着急,同样别国的贸易条约也给了英国参考,知道可以通过对等形式,降低进入福建的工业品税率。虽然比大清市场给英国人的想象力不足,但这毕竟也是一个人口两千万的市场,不容忽视。
英国人跟中国的贸易开拓最久,涉及的品类最多,所以谈的内容也最多。英国作为一个工业化程度目前最深的国家,他们可称为经济支柱的产业实在太多,每一项都想将自己作为对价获得关税优惠。因此英国内部都不同意,各个经济实力代表的力量不断游说政府。
纺织业说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工业,功勋产业。造船业反驳,如果是第一大规模他们承认,但功勋产业造船业当之无愧,大英帝国遍布世界的海军,以及大英帝国的尊严都是海军维护的。钢铁业站出来说话,没有钢铁这种基础工业,英国一艘船都别想下海。
最后英国人拼命施压,三大产业都在英国拥有庞大的影响力,所以他们要求福建降低三项英国主要商品进口关税,则英国同意降低福建茶叶关税。刘勇强还是坚持对等,让英国人答应同时降低福建纺织品、钢铁进口关税,对方也很乐意答应,因为他们拥有全世界最有优势的纺织业,在纺织业领域早就放开了自由贸易,执行的关税只有百分之十几。至于钢铁,福建连一座现代钢铁厂都没有,怎么可能出口给英国钢铁。英国钢铁业目前唯一有竞争压力的国家是法国,连新兴的普鲁士都不是对手,德国制造在英国享有劣等品的名声。
所以英国等于一换三,大赚!
随着商业方面的谈判结束,跟英国人在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