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讨论了很久,发现一旦再次开战,别说守库页岛,很可能连海参崴都要丢掉。
去年一年,应穆拉维约夫的请求,沙皇把俄国能搜刮的流放犯都流放到海参崴了,也就增加了两万人,这点人都塞进军队里,也不够守海参崴要塞的。那要塞也修的不怎么样,几座堡垒而已,经不起长期围困。
这座港口,每年还有一百多天的冰封期,但这已经是俄国在远东抢到的最好港口了,绝对不能丢掉,这是南下的跳板。
结果闽辽的抗议照会再次刺激了两年前在松花江战败的神经,沙皇下定决心,将在庙街的太平洋舰队基地转移到海参崴,给那里拨款修建海军基地,然后不惜一切代价,派遣两万正规军进驻。
同时俄国要求跟闽辽展开谈判,尽量不要在他们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再次爆发战争。
谈还是可以谈谈的,先礼后兵,时间始终对闽辽有利。
去年一年,他往松花江流域安置了7万捻军家庭,随时能动员出2万骑兵。沿松花江两岸建立了200个村屯,一路从尔滨延续到佳木斯,因为无法在松花江上建立舰队,所以没有过于靠近界河,但在佳木斯两岸设立军事要塞,安置上百门阿姆斯特朗大炮,足以封锁江面。在界河一带,已经以黑龙江将军的名义,征召了三千当地赫哲族部落骑兵,这些都是最好的冷兵器骑兵,继承前任黑龙江将军特普钦的政策,以部落为单位组织团练,骑兵沿河巡防,团练设立营寨,绝对能确保俄国人进不了松花江。
今年开始,大规模向黑龙江沿岸移民,而且规模更大,准备安置10万人,三万壮丁,从爱辉城(黑河)一路延伸到伯力对岸。一旦安置完成,将有人力物力掌控松花江、黑两江两条大河。
如果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俄国人乖乖把库页岛交出来,刘勇强不介意在给他们两年,否则今年就是收复海参崴的时刻。至于两年后,哼哼,他的铁路就能从大连通到尔滨,到时候就能运输设备在尔滨办个造船厂,制造内河战舰了,两年后自己这边的优势会更大。
前提是俄国人在东北的形势不发生剧烈变动,刘勇强判断这种变动不可能发生,俄国在东北地区的人口劣势是注定的,他们没有能力往这里移民太多人。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