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虏伯还是没有来,这是一个保守的家族。他们掌握着冶炼和制造的很多秘诀,比如能生产全世界最优质的火车轮毂,是因为克虏伯以前能够生产最大的钢锭,能铸造上百吨的钢锭,就能整体铸造轮毂,而其他公司的火车轮毂则是拼接起来的,承压能力和耐用性远远不如克虏伯公司。在大炮业务被普鲁士看中之前,克虏伯家族是靠着火车轮毂起家的,所以他们公司的标志就是三个交叠在一起的圆形,那代表火车轮子。
为了达到这样的生产水平,老克虏伯整整花了三十年时间,不断前往英国参观,偷学,终于将克虏伯家族的技术水平提高到了英国同一级别。只可惜他学了一辈子的坩埚钢炼制技术,随着高炉炼钢技术的出现,变得没有那么有价值了。但最优质的钢材,依然要通过坩埚进行控制,所以他们的大炮始终犀利。
克虏伯代表了德国冶金工业的最高水平,施耐德则能代表法国工业的最高水平,普法战争后,相比于法国的长期萧条,德国高歌猛进,钢材生产翻了十几倍。但法国也不差,至少在技术上跟德国没有代差,依然是最先进的技术国家之一。
因此对于引入施耐德公司刘勇强是很满意的,这个公司也输入了足够先进的技术,让现在闽辽可以制造成套的火车、铁路,甚至能生产一些相当先进的机械设备。在这家公司承受法国政府压力之后,他也没去帮忙,因为也帮不上什么忙,越帮可能越忙,除非施耐德家族肯放弃法国的产业,否则刘勇强对他的善意,会被法国负面解读。
好在他们撑了过去,再不撑过去就真的只能放弃了。德国人帮了一个忙,就在施耐德公司的技术人员已经撤离到只剩1000人时,法国政府还是不满意,希望他关门大吉,让闽辽彻底失去法国技术支持,德国人现身了,他们看到施耐德家族的窘境,德国汉堡一位商人看中了施耐德的工厂,尝试沟通试图购买这座规模庞大的工厂。施耐德家族派代表跟德国商人公开谈判,并花钱将这件事报道到报纸上。
这件事瞬间引爆了法国舆论,施耐德公开在报纸上表示,已经有意出售陷入困境的中国资产,目前只有德国人有意接手。
法国人怒了,怎么能卖给德国人?就算关门也不能卖给德国人。对了,为什么要关门,不是做的好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