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三年,发生了几件大事,年初日本人借口琉球贡使被台湾生番杀害一事,向闽辽发出外交照会。
历史上,这件事是李鸿章负责的,但现在台湾府是福建的,他管不着。日本人的小算计立刻就被王圆察觉了,直接跟琉球沟通,以国际惯例向琉球王致以歉意,并做出赔偿。回头以此为理由,对台湾南部地区的生番族群进行了打压,将生番彻底拉入已经最为现代化的台湾社会中。生番以族群为单位,编练团练,禁止互相仇杀,一些猎头等传统行为也被禁止,总体是朝文明一方面进步。只是遇到了反抗,就像汉人不让缠小脚不高兴一样,台湾生番你不让他猎头,他也不高兴,猎头是他们部族武士成年的标志,不杀个人怎么能成为男人?
文明有时候,也是需要用鲜血浇灌的。
对于琉球事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这个地方属于日本、满清双重控制。满清的控制体现在琉球人每年按时进贡,这次贡使被杀,就是因为琉球人的船被风刮到了台湾,为啥会挂到台湾,因为琉球的贡使馆就设在福州,是王有龄那个吉祥物总督不多的事务之一。在来福州的路上被刮到台湾就很正常了。
日本对琉球的控制要直接和野蛮的多,萨摩藩的武士已经在琉球存在了很多年,他们对这里一直有野心,幕府时代,将军幕府一直压制萨摩藩的野心,因为担心引起清朝不满。可明治维新后,废藩置县,萨摩藩是胜利者,大量萨摩藩高层进入了明治政府核心,再也没人能制约他们的野心,于是进一步渗透,逼迫琉球王国。但还是因为清朝的存在,不敢将琉球直接吞并。
现在更复杂了,闽辽政权打着兄弟之盟的旗帜,现在琉球设有使馆。日本更不敢动手,他们更忌惮闽辽政权。因为他们跟琉球签署的那些协议,让他们可以行使一些琉球的外交权力,借此来跟闽辽交涉,一旦闽辽接纳,意味着闽辽默认了他们拥有琉球的外交大权,也算是一次试探,但被闽辽外交部直接戳破了,琉球是琉球,日本是日本,警告日本不要试图在亚洲范围内搞事情。
之后日本就老实了,继续保持现状,默默渗透琉球。闽辽政权也没有多事,维护大局为主,默认了现状。毕竟相比日本,琉球太小,微不足道,不值得为了琉球的利益,跟日本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