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结盟对象有两个,一个法俄同盟,一个德奥同盟。法俄同盟是美国最先考虑的,因为法俄跟大汉有矛盾,但俄国被打残之后,法俄就在收缩,法国始终注视着德国。两国都不想因为美洲领土卷入跟英汉同盟的对抗中,在英汉同盟升级为全面的攻守同盟之后,法俄两国甚至连谈都不跟美国谈。
德奥同盟是备选,德国在面对英国咄咄逼人的压力之下,阿塞拜疆事变以及丘吉尔担任海军大臣那几年,确实跟美国走的比较近,最后还是没有谈成。因为德国始终无法摆脱法国的威胁,美国又不想为了德国跟法国的矛盾而被卷进来。双方都想建立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防御性同盟,而不是完全的攻守同盟。德国不愿意在美国收复美西六州时为美国提供担保,美国也不想在德国跟法国开战之时,越洋登陆欧洲作战。
德国想要的是在对法国开战后,美国能跟德国并肩作战,美国需要的是在收复美西三州的时候,德国能帮他牵制英国海军,甚至出动陆军帮助美国。
双方唯一的共同目标其实是英国,有合作的可能,但在这点上,德国对美国的需求更少一点,因为德国唯一的需求是在跟英国发生战争时,美国海军能帮忙一起压制英国海军,至于英国陆军,德国人有信心独自摆平。而美国却要在收复美西的时候,德国海军帮忙牵制英国海军,甚至提供陆军支持。双方需求的不对等,加上主要战略方向的不完全一致,有希望建立同盟,但开价始终无法互相满足。
建立同盟没那么容易,法俄能建立同盟,跟双方战略高度一致有关。首先是法国铁定了要收复第二大工业区,而俄国在巴尔干的最大对手之一就是奥匈,德奥是军事同盟,因此两国都跟这个同盟有矛盾。即便如此,双方的需求也是不对等的,法国急需俄国帮忙牵制德奥,而俄国最大的对手其实不是德奥,而是英国。所以法国为了这个同盟,付出的更多,在财政上大量补贴俄国,才能建立并维持同盟关系。即便如此,法绍达危机时,俄国也没有声援法国,后来不得不进行升级。
美国和德国战略的不一致,就需要有一方进行补偿,美国需求更多,他跟法国一样被动,有必须收复美西这样的刚性战略需求,德国跟英国的矛盾却始终都有化解的可能,只要德国让一步,认个怂,服个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