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地区,大汉力量也在填补着战争创造的空缺,沿着巴格达铁路,经济力量渗透进了以前很少涉足的中欧地区。
但更大的收获还是在变动最剧烈的地方,在俄国。受母国俄国的影响,西伯利亚也发生了各种不能描述的变动,这些年里,西伯利亚一直暗流涌动。各种势力明争暗斗,同一座城镇,很可能出现布什维克、孟什维克相互攻击的情况。大汉可以在这里建立政权,但无法不让这些组织传播。他们暗地里活动频繁,有支持莫斯科政权的,也有支持乌法政权的。
受俄国动乱影响,许多乌拉尔地区的俄国人不断偷渡,躲避战乱。也有一些西伯利亚年轻俄罗斯青年,受到祖国的召唤前往俄国,有的甚至参加了一战。
刘勇强请了很多西伯利亚的俄国顾问,得知这里最需要的是确保当地农民的利益。当地至今都有500万俄国农民,生活在150万农场中,耕种着6000万亩土地,蓄养了2000万头牲畜。跟俄国西部那些分贵族、地主土地的村社农民不同,这里都是移民,都是自耕农,人均耕地12亩。
只要维护了这500万农民的利益,刘勇强都能在西伯利亚当沙皇。
所以他痛快的下发旨意,永久性免除西伯利亚地区农民的农业赋税。收税吗,哪里都能收,羊毛出在羊身上,农民总要吃盐吧,从盐商销售中抽税性价比高多了,满清都懂。总要买化肥吧,总要买衣服吧。但农产品免税立刻就让他得到了农民的支持,至少是不反对。
这500万俄国农民,一半甚至都是一代移民,对沙皇和俄国文化的认可是没法短时间内抵消。因此并不是很稳定,他们受各路势力影响,经常起来闹事。以前沙皇不认可西伯利亚的归属,西伯利亚始终平静不下来,尽管没有战争,大汉也不得不在西伯利亚维持庞大的军备,担负巨额军事支出。现在红俄条约一签,西伯利亚俄罗斯人顿时有种被出卖的感觉,反抗不到那没有停止,反而爆发了最激烈的一波。但这一波过后,就真的没有精力了。
镇压他们的是上百万大汗骑兵,为什么是他们,因为西伯利亚苦寒啊。只有来自蒙古高原上的牧民能接受这种苦寒,而来自青藏地区的前农奴们的感觉是‘苦寒是什么?’分散在铁路沿线和沿河谷地的汉军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