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在被暴打一顿之后,立刻投向德奥。他此时清楚,德奥才能帮他,英法只能给物质援助,远水解不了近渴。
德奥也乐意接纳波兰,一方面是波兰并不弱,人口三千多万,常备军队150余万,坦克2000余辆,飞机2000余架,各类型火炮4000多门,排名欧洲第三,仅次于俄德。这可不止是纸面实力,波兰人的战斗精神是受到欧洲认可的。这次虽然被红俄军暴揍,最后还是顶住了红俄军的入侵,否则就德国一纸抗议,钢铁先生也不可能退缩。
跟波兰结盟之后,德国可以专心向西,短期内不用担心东边俄国夹攻,再现一战两线作战的困境。
波兰背离英法,让英法非常恼火。英法是将波兰当成一战前的俄国来扶持,否则波兰凭什么拥有2000辆坦克,那都是雷诺和维克斯坦克。
由于西边的德奥和英法相互制衡,让红俄接连扩张无法能干涉,毕竟他扩张的方向是沙俄旧边疆,还没冲击到英法德奥的核心利益。
此时德国的国内形势却绷不住了,德皇整天提心吊胆,报纸上见天报道哪哪又罢工了的消息,他就是被这些人赶下台的,亚历山大。
拉他回来的青年军官们每天都怂恿他对法国重新开战,抢夺法国的殖民地。德国依然有世界第二的海军,陆军天下无敌。古德里安等一批新锐军官,更是声称可以快速打败法国,甚至让英国都来不及干涉。可拿出来的方案还是施里芬计划那一套,都特么失败两次了,谁还敢往这个坑里跳。他们说一个月攻入巴黎,那又怎么样,法国人没了巴黎就不活了吗。
德皇是既怕再次陷入僵局,又怕军队失控,如坐针毡,突然后悔答应回来复辟。在丹麦的庄园里,至少无忧无虑,回国后天天面对下台的恐怖压力,一个皇帝下台可不是说着玩的,他那位深深爱着的俄国沙皇皇后,曾经只差一步就能成为他爱人的亚历山德拉至今都没有消息,肯定是被人处决了,步了法国皇后的后尘。
年轻军官们给的压力,以及不断反馈的英法美三国各种合作,都在加强军备,显然是针对德国的。
这让焦虑的德皇决定接受军官的建议,开始准备战争。美国的加入,让英法、德奥平衡被打破,三国加起来拥有压倒性的人口和工业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