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116章:国之干城,金瓯无缺(4/4)
炮塔则是1个相当复杂的多层建筑,整座炮塔在上甲板以上的部分1共被分为3层,坐于装有液压转动装置的底座之上,周围均被厚厚的装甲包裹。

    底层是炮手从弹库和药库接收分装的弹头和发射药包地方,炮组成员通过提升链条将弹头和发射药送入固定,送入顶层的炮管尾端。

    中间层是进入炮塔和炮手填装炮弹和发射药的地方,沟通着底、顶两层。

    顶层则负责转动炮塔、操控火炮俯仰角和开火,为了便于沟通,炮塔两壁各安装1套崭新的黄铜传声筒和电话。

    另外,炮塔内侧面还有1个关键的地方——提弹口防火门,干城号上的防火门厚达80,每次弹药提升后,炮组都需要严格遵守操作章程,马上关闭防火门,防止弹药殉爆。

    毕竟,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呐……

    你说对吧,淑女小姐?

    国防军海军师从大英,无论是官兵,还是战舰都充满了英式风格,因此左念微3令5申,严令禁止为了追求射速而忽略操作规范:

    “上了战场,敌人不光是站在你面前的,还有你自己,想要取得战斗的胜利,就要让自己少少的犯错,让敌人多多的犯错!”

    从炮塔出来之后,继续往后走就是装甲司令塔,其装甲厚达300,水兵走在黄建勋和柯业清前面,用力推开了厚厚的舱门,走上楼梯。

    司令塔下层是指挥舰桥,舰桥前壁高处开了数个狭窄细长的观测窗,既能保证视野,又不会像经远舰那样使防御大打折扣。

    在指挥舰桥内,干城号的指挥台上排满了传声筒和电话线,稍显杂乱,不过这也不奇怪,比较这层舰桥身兼多职,既是战时管损指挥所,也是前后指挥所损毁后的第3指挥所,是战舰最后的大脑。

    与其他的战舰1样,干城号的装甲舰桥内的温度比外面要高,但由于干城号针对“不廷胡余”号的排风扇、烟囱等问题做了改进,比起“不廷胡余”级和“海若”级,干城号的舰桥环境算是不错的了,至少夏天不会热到35+度,空气流通也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