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却没有熄灭,反而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法案。
在这其中,诸如广东实业家们组建的工商促成会、东南实业家们组建的共和会、主张工业优先及军国民教育的奋进学社和大同党等纷纷主张更彻底的土地改革,为工商发展让步,站在对面的则是乡绅阶级的复社和仁社、洋务派的国人党和中西会。
但各个党派对于新的土地改革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最激进的是大同党和奋进学社,主张强行没收,然后赶紧搞超工业化,扩张军备;中右派的共和会与工商促成会主张改良赎买政策和公租制度;反对的人中,国人党和中西会自然是想保持原有的赎买政策,慢慢搞改良,复社和仁社自然是坚决反对改革,甚至对于战前的政策也相当不满。
因此,土地改革的问题很快就偏离了原题,变成了少数党派之间的乱战,西苑的国会议场内,开会开着开着就打起来了,国人会那群老头子和儒生哪里打得过奋进学社的这群满脑子殖民思想和沙文主义的年轻人。
国线此时并没有出手,1面是最近在内部清理,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另1方面,这本来就是国线抛出来的饵,他们的提案是啥左孝威等人并不关心,只是想等这群人吵累了,自己再出手推行改革。
因此,这件事的发起者韦紫峰也降低了自己在国会的存在感,消失在了人群中,开始在这49城里找商机。
至于要说商机哪里有?
那自然是热闹的北京南城了。
南城也就是所谓的外城,满清的时候,北边的内城不许汉民居住,因此这南边的外城就成了汉民聚居之处。
相比北边的内城,南边的外城更热闹,商贸也更发达,琉璃场、天桥、梁家园、金鱼池、8大胡同,这49城里热闹的地方都集中在南城,至于皇家祭祀用的天坛、先农坛也在南城。
过去,这南城的居民身份虽然低贱,但是,这平时的吃喝玩乐却比北城的旗人们方便多了。
也正因为南城远比北城热闹得多,早在满清时候就有不少旗人在南城置了别业,或者金屋藏娇,或者干脆就住在南城,方便平时的游乐。
现在满清已经覆灭了,这旗汉之分也就正式消亡了,如今这年头,看1个人地位高低,不再看什么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