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318章:俄国(4/5)
点是调遣部队越境这个行为,打得如何并不重要,只要不是1触即溃,多少还是能够1窥国防军实力的。

    而对于俄国人来说,打输了可能比打赢了更好,只有打输了,英国人才会重视远东的威胁,接下来,为了分担压力,圣彼得堡的老爷们必然从英国手中捞到1点好处,无论是提供贷款,还是削减利息,技术支援都是好事。

    至于说要付出的代价,对于这些人来说又能算什么呢?对他们来说,国不就是用来卖的嘛。

    再者,战时4处借钱乃是俄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纵观罗曼诺夫王朝创立至今,这几百年间总是背负着各种外债。

    早在叶卡捷琳娜2世在位时,为了负担对外扩张战争的巨大开支,俄国就向荷兰人借了大笔外债,至此之后便几乎不存在没有背负债款的时间,借新债还旧债,拆东墙补西墙是常态。

    1战爆发时,年收入不过34亿卢布的沙俄所背负的外债就高达63亿卢布,并且,在这些借款过程中,国内的许多矿产资源也都被英法把握在手中,这1行径自然可以被称为“卖国”,但俄国人似乎并不怎么在乎。

    欧战期间,为了应对战争,俄国又从法国贷款了15亿卢布、从英国贷款54亿卢布。

    截止欧战结束,沙俄的战时外债总额超过80亿卢布,总债务更是突破百亿卢布,中美英法荷丹等十余国皆是俄国的债主。

    欧战结束后,俄社并不打算继续还款,只打算以此作为外交筹码使用,但俄社的外交能力比沙俄也没好到哪里,导致这些筹码也没能用出去。

    等到事变之后,右翼政府为了获得列强的承认,基本继承了沙俄时期的贷款。

    但由于还款策略和应对战略的问题,如今的俄国的信用实在不高,愿意贷款的国家寥寥无几,要求也越发苛刻,借新债填旧债的循环都难以保持下去。

    庞大的债务显著阻碍了俄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而借不到新债更导致俄国的工业从欧战之后就没有什么恢复可言,去年俄国的原钢产量仅有124万吨,而这已经是俄国工业部门中表现的最好的几个了。

    背负旧债,借不到新债,工业不能恢复,财政收入无法提高,换不了旧债,这1个恶性循环对于俄国的打击远远大于大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