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359章:太平洋畔的造舰竞争(3/5)
有了点模样,今年1月,海军将派出的陆战队各部重新召回本部,随后整体派往海南训练,培养陆战旅一级的作战能力。

    而新型的岸基鱼雷机使用了最新的高翼载主翼和襟翼设计,并且在机翼上使用了新的铝合金蒙皮,除却因1000匹马力发动机尚不成熟而选择使用900匹马力的发动机外,并没有什么缺点,机载设备先进齐全,性能也是相当优异,稍贵的价格也被海军忽视了。

    同样的设计经验也将被用在新的舰载鱼雷机上,这显然会引起一轮革命的到来。

    1937年,航母也终于有底气向战列舰说“不”了,尽管这声音尚属稚嫩,但未来可期。

    不过,如今海军也要动起来了,因为美国人已经开工了两艘战列舰了,新一轮的造舰法案必须要跟上来了。

    由于条约时代中美之间的相处模式与美日完全不同,所以如今两国都没有开始大规模的造舰,只是在条约时代按部就班的一点点更新。

    相比于历史上,美国如今的海军进度是比较慢的,因为第一次《文森法案》并没有出现,美国海军中依然保有上百艘老旧的驱逐舰和潜艇,当然,这并不重要。

    因为,由于《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存在,作为该法案产物的约克城级的小妹妹,黄蜂号,最终还是被摆上了船台。

    而在三次条约签订之后,鉴于德国海军的快速武装,以及相较于中国海军己方部分舰只过于老旧的问题,在卡尔·文森的推动下,美国国会于1936年10月批准了法案,在本位面也可以被称作第一次《文森法案》。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万长吨的战列舰、七万长吨的巡洋舰、十五万长吨的驱逐舰、五万五干长吨的潜艇。

    虽然具体制型没有情报,但左念微还是心里有数的,战列舰应该是北卡,唯一的问题就是美国人是否会选择16英寸舰炮,但两用炮座是一定会用上的。

    巡洋舰不一定是克利夫兰,但至少可以确定是布鲁克林的改进版本,如今的局势以及海战认知下,美国海军不太可能会选择建造7000吨的巡洋舰。

    驱逐舰和潜艇自然就是替换那些老旧的舰艇的,可以确定是西姆斯级和本森级,美国人不大可能直接抛弃单烟囱驱逐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