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的发现超铀元素,第93号元素在原时空一直到1940年才出现,但也有问题,即思路依然不能脱离嬗变和思维定势,与费米小组一样,将某些元素的同位素当成了超铀元素。
很显然,他们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说明理论基础已经比较完善了,所以左念微认为有必要帮助他们戳破这层窗户纸。
一如既往,左念微选择匿名信件,将所知的一些内容写在纸上,寄往研究所。
信件内容还是要好好打磨一下的,不过好在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核裂变现象的发现时间不太重要,早几个月晚几个月都没事。
曼哈顿计划前后花费了20多亿美元,能造二十艘衣阿华级战列舰,而且其中九成的经费都用在了原料的加工上。 这是什么概念?
就算是论证成功,证明这将会是一个超级炸弹,也不会有哪个国家真的开搞,半个美国海军与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孰轻孰重?
将信件草稿收了起来,左念微继续办公,虽然说他这个总理已经不怎么管事了,毕竟人都七十多了,年轻时左念微三天三夜不合眼指挥大兵团作战也没事,但如今精力大不如前了,觉少人乏,但大事还是要递到左念微这里来看看的。
而引起左念微关注的正是海军部递来的内容——
“鉴于国际局势发展,英美法三国海军拟就《条约》限制,做出如下更改,现征求我国意见”
“于第二部分第4条所约定‘任何主力舰之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35560公吨)标准排水量’及‘主力舰不得装备口径超过14吋(356公厘)的火炮’,将变更为‘上浮主力舰排水量至45000吨(45722公吨)标准排水量,上调火炮口径上限至16吋(406公厘)”
嗯?动作来的这么快吗?
德国人的新战列舰才刚刚摆上船台吧?他们这就等不及了?看来16英寸的猫猫还是比较有威慑力的。
在本位面,目前各国开工的主力舰中,法国人的黎塞留级战列舰开工最早,1935年9月就开工了,但进度最快的反而是1935年11月开工的维内托级战列舰。
开工时间最晚、体型最大的是德国人的43712型战列舰,而数量最多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