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上十几秒以后,骑警们就再次前进,继续向人群施压,每一次行动的总距离在三十米左右,而这条大街又能有几个三十米?
尽管一些人在人群中呼喊、组织,但也丝毫不起作用,前方的崩溃迅速波及到后方,游行人群开始被切割成一个个几十几百人的小群体。
具装骑警挥舞着马鞭,像驱使羊群一般将那些奔跑的人逼向他们所希望的方向,而后跟上了骑兵和军警,骑兵们继续分割较大规模的群体,而军警则负责镇压几十人的小团体。
相对克制的镇压行动并不会长久,人的心理是有阈值的,军人和警察在游行人群面前,终究是有限的,密集的抗议活动会导致很多意外,而夜晚更会加剧这一局面。
第一枪便发生在当天夜晚,在多方的组织下,圣彼得堡的市民与工人们在冬宫外广场举行了一次请愿行动,规模巨大。
政府自然是非常恐慌,他们从白天便开始阻挠人群,但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三十五万请愿者中依然由十四万人最终抵达了冬宫广场,还有更多的人向冬宫涌来。
在广场上,几名牧师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吟诵着圣诗,底下的人群手拿着圣像,唱着圣诗与爱国歌曲。
面对四面八方的人群,也不知是谁开了第一枪,也不知道是不是空包弹,在纳瓦尔大门处,叫喊声、谩骂声、打斗声开始响起,军警与游行人群左右对冲的场面很快就由相互推搡变成了群殴。
这一变动迅速扩散,彼得保罗要塞旁边的三一广场也开始发生枪击事件。
如今的俄国人民早已经不是1905年时的模样了,面对这样的局面,许多人迅速做出了反应。 早已准备齐全的布尔什维克等革命党人迅速在工厂和街道上布置街垒,激进者甚至打算直接冲进冬宫,推翻独裁政府。
五月政府表现得也非常的果决,立即调遣军队对人群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对于俄国来说,少数几座大城市才是最关键的,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城市一旦起义成功,烈火就会迅速燃烧整个俄国。
而现在,正是烧火的时候。
“斯大林同志,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