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的是中美两国,中英、中法之间的条约不必多说,英美之间同样签有关于德国的备忘录,但从实际表现来说,两个国家都很不老实,在签订这些约定之后,大量的战略资源依然在向德国涌入。
在这场贸易中,德国人用先进的机床、机械和技术从中国手中换取大量的战略资源、外汇乃至于黄金,然后再用外汇和黄金向美国购买所需要的战略资源。 这场贸易的规模固然不可能有多大,但对于战场来说,容不得半分的侥幸,尤其是己方尚处于弱势。
一战对于英法两国的阴影还是很大的,反而是德国人能够接受一场大战。
原因也很简单,德国人在战术上,至少,在东线、南线都是一路赢赢赢,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失利,而西线虽然啃不动,但德国在局部的战斗也往往是顺境,只有到最后的半年里才真正感觉到什么叫做失败,这就导致一战时的德军士气相比于法俄两国要好的多。
而这一情绪也被传递给了德国的其他人,不仅使得德国的反战思潮与英法美等国并不一样,还为后来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当然,法国人嘴上自然是不承认的,而德国人自然也不是什么脑子缺根筋的东西,除了德三那样子不得不搞,德国人对待战争还是很严肃认真的。
而最后一条,也属于应有之义,双方早已经签订过大量的条约,近有《英俄共同防御协约》|《英法巴黎协定》,远有《英波协定》、《法波协定》、《法俄互助保障条约》。
不过,共同防御是共同防御,互助保障归互助保障,指望英法在俄波遭遇德国直接攻击时亲自出手,那恐怕是不太可能的。
英国人和法国人自诩棋手,俄国和波兰只是他们的棋子,棋手又怎么能为几颗棋子左右呢?
那么,谁是臭棋篓子吗?
这个问题先放到一边吧,至少英法如今正在计划给予俄国政府,即国民军,或者说白军一方贷款和援助。 按照英法的设想,俄国应当立即终止与土耳其的战争,全力镇压革命,而波兰则应动员足够数量的军队,以防备德国的突然进攻。
而英法两国将在未来两年内,向俄波两国提供至少7000万英镑的贷款,以协助两国整理军队和维持国内的稳定。
如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