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397章:最后通牒(1/4)
    美国在二战中发挥着非常特别的作用,这并不是指作用大不大的问题,而是对二战战局有着更基础的影响。

    如果美国不参战,那么日本所构想的单独对英开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在日本人的主观认识中,英日碰撞是必然的,但日美不是,永田铁山等人认为日美之间不存在决定性矛盾。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美国对德作战的那一刻,就意味着远东的绥靖政策正式结束了,如果日本继续作战,必然招致美国的打击。

    用1941年前后日美和谈时,美国国务卿的话来说就是,日本必须放弃从1931年以来获取的一切利益(将其让渡给美国),否则不存在和谈的空间。

    这话自然存在唬日本的成分,但美国的底线绝对不会高于半个东北,日本至多能留下这么多。

    最后的结果自然就很显然了,日本人的眼光缺乏前瞻性,他们的大战略一塌糊涂,只能看到眼前的胜利,而看不到未来的威胁,因此最终迎接的只有毁灭。

    如今的协约国在同时有信仰与物理加持的德国面前脆弱不堪,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芬兰虽然影响力不大,但他们也各有所长,多少也能帮点忙。

    从上帝视角来看,如果英国没法拉美国入局,那么局势将会非常危急。

    但时人并不如此认为,至少在法国倒下之前,美国不可能参战,英国也不会真的下血本拉拢美国,英美联合不具备急迫性。

    不过,他们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因此先发制人仍有必要。  时间来到6月,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俄国内战的局势进展迅速,虽然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周围的革命备成功镇压下来,但在更次一点的城市,这一境况却不容乐观,明斯克、叶卡捷琳堡、敖德萨等城市纷纷被布尔什维克或者其他革命武装、市民自治团体占领。

    不过,敌人薄弱的地区在很多时候也是革命薄弱的地区,应对的策略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因而这份动乱更多的体现在欧洲地区,在叶卡捷琳堡以东的广大西伯利亚地区,布尔什维克的运动却不容乐观,新西伯利亚、车里雅宾斯克等城市的革命势头基本都被当地的军队按住了。

    而这些东方面军下属的一众师长旅长们虽然不愿意看着布尔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