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398章:征倭讨论(2/4)
 按照计划,英法联军将在纳尔维克与吕勒奥这两座港城沿线要部署大约四个师,他们的任务是守卫这两处港城免于被德军夺占。

    此外还需从挪威西部港城卑尔根开始建立一条防线,途经奥斯陆,向东一直延伸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用于抵抗德国和芬兰的进攻。

    按照委员会的估算,这次行动总共将投入兵力十三万,其中英军大约为七万,其余均为法军,他们统一由英国方面指挥,将在皇家海军与空军的支援下部署到斯堪的纳维亚。

    这支远征军名义上是为了部署在斯堪的纳维亚,随时登陆波罗的海地区来帮助俄国稳定局势,防备背弃条约的德国人做出过激举动。

    但实际上,其核心任务是控制瑞典的铁矿和占据挪威的海岸控制权,为未来法军进驻丹麦、荷兰、比利时等国做铺垫,最终彻底限死德国的行动。

    不过,目前英法两国还没有筹备好远征军,这起码得要一两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英法两国显然只会与德国打打嘴炮。

    战争是迫使敌方屈从我方意志的暴力行为,是政治的延续,对于一场战争,关键在于情报、训练与后勤是否到位,其次是具体的作战方略的好坏,接着才是武器装备的优劣。

    正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任何一场战争都不会轻易发生,英法所要面对的敌人并不简单,而远在东方的一场争论也慢慢展开。  而这场争论的核心点也是一件老生常谈的事情——如何解决日本的问题。

    在甲午之前,这个问题没什么好谈的,农耕时代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什么好解决的方案,跨海覆灭一个成熟的封建王国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日本也称不上弱。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时间也就是蒙古征倭和明朝万历朝鲜之战,前者自不必多说,蒙元几次东渡都为“神风”倾覆了船队,之后随着忽必烈接受“休养生息”的国策,这样的东征行动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明朝的行动实际上并没有付诸行动,万历朝鲜之战打得其实也挺糊涂的,朝鲜兵败如山倒让大明君臣愕然,朝廷的反应也很迟缓,指挥也很糟糕,而九边对此也不甚重视,除了辽东军镇离得近,派出了一些精锐外,其他诸如宣大等,最初都是随便打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