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401章:战争的帷幕(2/5)
,viib型潜艇驶离了码头或洞库,在身后留下了雪白的浪花。

    残阳如血,而狼群早已准备好开启这嗜血的战争。

    9月23日早晨,当秘书室将台尔曼的信递给左念微时,他才知道德国人已于昨日晚上行动了。

    不得不说,德国人还是挺聪明的,将这种不太重要但又机密性相当高的情报主动透露给对方,这显然能够展现己方的坦诚。

    德国人怎么行动左念微倒是不太关心,具体的战例战事,交给总参谋部的那些人就好了,左念微只需要最后的汇总与战争的结果。

    现如今,各方都在为几个月后的东征做准备,这场战斗的难度远低于纸面对比,军方自然是不希望日本负隅顽抗的,但也不希望日本直接投降。  倒不是军队跟日本有仇,实际上,本位面绝大部分人对于甲午的定位仅仅是“藩邦作乱”,支持对日作战的大部分非专业人士也大多是抱着“朝贡圈”的上国思想,也往往带有一些国族主义。

    军方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借日本之手实验一些新战术,未来国防军依然有可能与美国在太平洋上兵戎相见,提前做个预习还是很好的。

    考虑到日本部分军队的素质还不错,日本列岛适合登陆的地区比较少,基本只有东京平原和九州岛南部两处,活动范围较小,还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

    既然是登陆作战,在总参谋部参与分析时,左念微发现当今还没有两栖作战指挥舰这种东西。

    因此,左念微立即下令改装一艘专用的两栖作战指挥舰,以最大化提升登陆时的作战效率。

    历史上,这方面的先行者是英国人,早在大战之前,皇家海军就已经认为两栖作战行动应该由一艘大型战舰负责总指挥。

    然而,他们也意识到这样兼职其实不太妥当:

    首先,大型战舰地位重要,也是海战中的支柱,如果海面上出现敌情,那么这艘战舰是参与海战,还是继续指挥呢?

    这显然很难抉择,不确定性太强。

    再者,战舰的战情室空间有限,一般也只有十几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即便是大型战舰的战情室,也无法同时满足海战指挥和陆战指挥。  虽然两个职能并不会一同出现,但设备是要占位置的,尤其是两栖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