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401章:战争的帷幕(3/5)
陆战,实际上是非常吃设备的,而她们显然无法容纳足够多的设备。

    所以,英国人就设想建造一级“指挥部舰”,但由于严峻的战争局势,最终无力开工。

    这剧情怎么这么眼熟?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也属于是带嘤特色了

    不过,英国人还是改装了一艘商船,作为指挥舰。

    这艘船出现没多久,一名美国海军少将便来摸“英”酱过河了,看到之后立即推动了本国两栖指挥舰的设计建造。

    最后的成果就是以c2标准货轮为基础改建的阿巴拉契亚级两栖指挥舰。

    后世著名的蓝岭级两栖指挥舰便是继承阿巴拉契亚级指挥舰二号舰的舰名,冷战期间,已经比较成熟的蓝岭级指挥舰可以在两栖作战中提供战场通讯中继、情报分析、电子对抗、指挥决策。

    在指挥舰的组织下,部队的反应速度、决策能力和沟通效率都得到了跨越式的增长。

    不过,现如今的指挥舰自然还是做不到这些的,以现如今的技术,只能竭尽所能的在里面塞一堆电台收发机和优秀参谋人员了。  不过,由于美日双方各自的缺点,二战中太平洋战区本该大放异彩的登陆战也未能展现出自己的风采,日本的国力根本支撑不起这种高精度的复杂的海陆空三位一体联动作战,殊为可惜。

    而本位面就要好多了,有左念微的亲自推动,海军部也十分认同这一决定,因此行动十分迅速。

    左念微提出的舰船基本要求是标准排水量在8000吨上下,最大航速达到20节。

    既然是要检验其效能,海军部自然是希望其越快服役越好,因此选择用现有舰船进行改造,可供选择的船型也很多:

    差一点的可以选几种军民两用快速货轮,吨位合适,空间较大,航速18节左右,相比于民船,它们大多进行过增加水密舱、将三胀式燃煤蒸汽机换为油煤混烧锅炉和蒸汽轮机等强化,结构上也往往会使用更坚固的乙型结构钢,适航性和结构都还可以;

    或者选择客轮,航速更高,适航性更好,但结构上就有所不如了;

    好一点的则可以选择用高速运输舰来改装,就比如海军现役的澎湖级快速运输舰,航速可以达到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