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差不多算爷爷辈的鱼雷依然能够工作,随着引擎和陀螺仪开始运转,峡湾的海面上出现了三条隐隐约约的航迹。
此时刚刚负伤的维尔斯号驱逐舰依旧保持着前进,同时微微转向,以便于自己能够向敌人全力开火。
与巴伐利亚号一样,维尔斯号同样因为探照灯照射而难以完成测距,不过她不像巴伐利亚号那样招仇恨,所以只有几道光柱在照射她。
水兵们迅速且果断,以最快速度抓住间隙完成了对东岸炮台的测距工作。 很快,舰艏的128舰炮发出了怒吼,一发接一发的炮弹砸向那些岸防炮台。
维尔斯号大约进行了三轮并不整齐的射击,因为仓促与混乱,精准度并不高。
但他们运气也不差,仅有的几枚命中炮台的炮弹中有一发成功击中炮台指挥所,尽管有着混凝土结构的掩护,里面的军士官们还是损失惨重。
只是,还未等维尔斯号上的官兵们高兴多久,在他们所不知道的地方,来自于卡霍门岛岸防鱼雷发射台的三枚450鱼雷已经逼近了她。
夜色下的激战让人高度紧张,很难留意到海面上那微弱的航迹。
两枚鱼雷从驱逐舰前方穿过,向着东岸航去,但第三枚鱼雷撞上了维尔斯号的舰艏。
随着一声巨响,装填250磅tnt的战斗部顺利起爆,全舰官兵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前段的水兵们几乎都被震倒在地。
维尔斯号的舰艏左边被撕开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口子,钢板扭曲变形,海水汹涌而入。
值得庆幸的是450轻型鱼雷的威力相对较小,要是换成标准的533鱼雷,她大概会被“斩首”。
损伤严重的维尔斯号打出了“退出战斗”的旗语和电讯,损管队员们淌着齐膝的海水拼尽全力控制场面。 近乎零度的刺骨冰水让他们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就失去了双腿的知觉。
然而,在紧张的局势中,维尔斯号的舰长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他认为目前的局势很有可能僵持太久,从而向不利于己方的情况转变,所以必须拼尽全力尽快打破僵局。
而峡湾内过于狭窄,受伤的维尔斯号也很难安全退出,与其如此,倒不如拼一把,直接冲滩,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