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身没什么资源,关税之类的又不得自主,维持常备军已经殊为不易,再想要建立现代化军队基本没可能。 目前来说,日军的武器也不算很统一,不过至少同一个势力还是能保证的,步枪方面,以近卫师团为代表的政府军采用的是自造的九式步枪(三八式,但改用七七子弹),也有一定数量的李恩菲尔德,而在法国控制下的以仙台师团为代表的东北军用的就是勒贝尔了。
其他轻武器也差不多,近卫师团轻机枪为刘易斯,重机枪为维克斯,质量到也还算可以,更重要的是制式装备统一,这一点很重要。
“海空军呢?”
“海军就几艘小艇,自打前几年内乱,海军主力已经跑去广岛了。”
“空军的话,小鬼子实在是不重视,算上教练机,也就一百来架飞机吧,都很老旧。”
“战车的话,倒是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型号,比如英国人的维克斯两栖坦克和六吨坦克。”
众人左右分析一番,觉得确实没啥难度,接着便回各部组织战前动员去了。
本位面这场战斗基本就是帝国主义战争,国人对于日本人全无另一个未免那种同胞伤痛的切身体会和血海深仇,所以个人表现上更多取决于个人的经历和认知。
主流态度基本就是三类,一是满不在乎、无所谓,二是觉得活该、理所应当,三是同情惋惜。
无所谓自然没啥好说的,很正常的态度; 理所应当自然就是对日本甲午时的行动不满,认为这是以下犯上,乱臣贼子自然要惩罚一番;
同情惋惜则更多的是站在国际主义、人道主义或者泛亚主义的角度来看待的,前者没啥好说的,后者则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思,倭国不跟我堂堂中华站在一起抵抗西方列强的入侵,弘扬华夏天威,居然还阻挠我们的“解放”,实在是不像话,不争气。
总的来说,人道主义的思想很难独立存在,大多处于某种思想的附庸地位,作为一个正常的国家,又没有经受过军国主义的洗脑,也没有亲手杀过人,大部分人的情感还是比较朴素的,至少虐待俘虏、杀害平民这种事情在主观上是很排斥的。
这点对于军队来说又不重要,你在战场上执行好任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