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基本的动员是要让士兵们至少明确了己方平定日本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维持士气的最低要求就是避免让官兵感到迷茫——当士兵们扪心自问为何而战时,知道流血牺牲是和自己的利益有关联的。
这个“有关联”是一个关键变量。
什么报效国家,什么帝国兴废,这些东西本身对于士兵来说影响是很小的,这一般需要一定的觉悟。
反之,越接近普通人的生活,效果就越普适,比如什么夺取资源产地,从而降低国内物价,这与家眷们的生活有直接影响,更容易引起普通人的注意,对于大部分军队来说也更容易宣传到。
前者是很考验军队,尤其是陆军发展的一个东西,陆军也是一个易学难精的东西,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为陆军发展提供了相当的便利,其中一个重要的便是将家与国结合到了一起,而这一点对于中国来说并不陌生。 十二月四号,组成第三军的三师两旅也陆续抵达了徐州,就地整编,与此同时,第二军的将领主官们也坐飞机从汉城飞到了徐州,接着坐火车前往驻地。
次日早晨,两军各师旅主官来到东征第一兵团总司令处开战前会议。
第一兵团总司令刘载戢是一个神采奕奕的中年人,年仅四十六岁,便挂了少将军衔,不仅是能力出众,更是时运有加。
国防军在军衔授予方面显得比较保守,将官极少授予,上将,根据条令规定,那是战时才能授予的最高荣誉军衔,平时中将就已经是顶头了,除非现在去打英国人,组织一个方面军,那才有可能是中将挂帅,否则也只是少将。
在平常情况下,国防军同时存在着上校和准将,分别是旅级单位的正职和师级单位的正职。
刘载戢望着下面一排上校和准将,又看了看那几个身着蓝绿色海军陆战队制服的军官,随后推了推眼镜,十分爽快的说道:“好,我们直奔主题,来,把作战方略都拆封了。”
“是。”
刘载戢一声令下,众人随即拆开了放在桌子上的密封的作战计划书,然后迅速浏览了起来。
兵团级总司令部设有参谋、后勤、军政、军情四个部门,各有两人负责相关事宜。
在众人浏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