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426章:无后座力炮(2/5)
利用效率,这样就可以减少发射药,减轻膛压,从而削减身管壁厚,实现减重;

    其次,三八式无后坐力炮抛弃了轮式炮架,也抛弃了防盾这些东西,转而采用轻便的三脚架,大幅简化了结构;

    同时,兵工署大胆的在三脚架上大量应用了铝合金和铝镁合金等轻金属。

    最终,三八式无后坐力炮的战斗全重被压缩到了惊人的89公斤,要知道,同口径的52式有1229公斤,56-1式也有93公斤,这样的减重无疑是成功的。

    而且,国防军的减重不是日本那样的偷工减料,日本炮确实轻,但代价也是明显的,92式105野战加农炮在诺门坎战役中,快速射击直接导致大架断裂,这甚至还没到它的设计最大射速;91式105榴弹炮和95式75野战炮在加固前,在东北的冬天行军中还发生了大架断裂的事情,可见也是非常糟糕的。

    而三八式无后坐力炮主要使用杀爆弹、破甲弹、烟幕弹三种弹药,身管共24条右旋膛线,重量大幅降低的同时,炮弹初速也有所下降,但依然能够维持在305/s的初速。

    发射杀爆榴弹时,最大射程为5600,平射破甲弹时最佳射程为350,炮后危险区张角60°,长三八,同时也配有间瞄、直瞄光学瞄具。

    其中,杀爆弹与国防军现役的三一式75山炮炮弹采用相同的弹头,便于生产,威力很不错。

    而破甲弹则采用软铁质地的半球形药型罩,静破甲深度可达140,但因为炮弹自旋的原因,会使得金属射流紊乱分散,实际测试中发现破甲深度只有不到90。  这个就是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在战斗中的最重要的区别:

    前者是有膛线的身管火炮,射程远、精度高,但发射破甲弹时却会因此导致破甲深度下降。

    后者是火箭推进榴弹,射程近、精度低,但却能够充分发挥锥形装药战斗部的破甲威力。

    四个人抬着一门小炮,两人拿着三脚架的后两个脚,两人则抓着临时插在三脚架上的木棍,跟在一线步兵身后,随时提供火力支援。

    而在步兵前面,则停着四辆威武的坦克——1937年式中型战车。

    没有了苏联的威胁,国防军的中型坦克发展动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