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有了一支军队,广岛、仙台、北海道是否也需要一支军队以作制衡;
4调度权和指挥权如何处理;
5军费如何处置;
6是否需要拨款辅助在日本列岛的关键地方建造永备防线;
……
关于第一条内容,支持的并不少,或者说,非常多。 如今的与左念微的思维完全不同,左念微不在意英国在远东的势力,但时人顾虑颇深者却不可胜数;左念微对日本的潜力有所顾虑,但如今的人完全不在意日本的武装规模,也不认为日本能够与本国争锋。
是骄傲吗?
显然是的,但也并不奇怪,也很难去纠正,甲午后的局面并非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如果没有经历过,任谁也不会想象到那是何等的黑暗。
不过,在规模上的争议还是比较大的,有保守的,也有激进的。
前者认为日本的陆军只需要一支现代化的轻步兵部队和少量独立炮兵单位,总兵力应不多于8万;
海军则以近海防御的鱼雷艇、布雷艇、小型潜艇为主,辅以一些岸防炮单位;
航空兵部队主要装备战斗机,辅以少量的俯冲轰炸机,约250架战斗机和80架俯冲轰炸机。
后者则要大胆的多,他们认为应允许东京组建6个完整的步兵师和独立火炮单位,大约是十五万人,九州、北海道、广岛、名古屋、仙台以及尚在美国控制下的大阪和京都各自组建1个轻步兵师和独立炮兵单位,最终陆军总兵力约为二十七万人;
而海军和航空兵部队规模也要扩大,海军须有两到三支驱逐舰分队,能够辅助海军执行运输线护航任务;
航空兵所装备的战机没啥变化,但数量要多的多,战斗机数量提升到500架,以重型截击机为主,同时也装备俯冲轰炸机和中程轰炸机。 反对者大多认为这样的武装并不安全,一旦出现差池,恐蹈戊寅、甲午覆辙。
而支持者则以战端将起,战火必席卷两洋亚澳,地广万里,漫长的战线、绵延的后勤线和广大的占领区,这都需要海量的兵力来维护。
国人贵而倭人贱,使之辟路开道,岂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