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相比于征发当地土著,配合当地华人组成保安队,孰优孰劣?
华人在东南亚的人口固然不占优势,内斗严重,且聚集于城市孤岛中,单打独斗不行,但有本土压阵,华人聚集于城市就会成为一个优势。
对于南洋复杂的环境,中国一点兴趣也没有,核心要点是几座城市,然后以此为支点和中心,收集当地的物产资金。
南洋的华人习惯于当白手套,也擅长这个,相比于日本人组成的保安队,他们可能更喜欢把日本人骗来当黑工。
性价比似乎也不高?
而且,只是作为治安力量的话,也没必要维持过多的常备兵力,临时征召训练个把月即可,这时间已经很宽裕了。
细数一下,或许也就工兵的角色适合日本人了。
在战争中,布置障碍物、挖掩体、运送物资等工作十分耗费体力和时间,对于经受过专门训练的军人来说,干这些事情显然不够划算,因此各国军队中都保有相当数量的辎重单位。
而可以预见的,中国周围的战场环境十分恶劣,搞不好连条路都找不到,开战之后必然要大修铁路、公路,这样的工作很难指望南洋的土著,但日本人还是可以胜任。 一切的讨论最终止步于内阁,并未向外继续传播,在左念微的支持下,自卫军政策得到了支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讨论。
1938年12月28日,内容正式敲定,计划将予以日本海陆空三军共计20万兵力。
其中,陆军方面为185万,东京政府将被允许组建三支步兵师团,三团制,师属炮兵联队为三营4炮连编制,总计36门75压制火炮,同时可以组建四支工兵联队、两支骑兵大队、一支独立炮兵联队,其中独立炮兵联队只被允许装备105榴弹炮和150榴弹炮各12门,总兵额约55万人。
除此之外,各藩镇亦对现有兵力进行改组,九州、中国、东北、北海道和四国各组建一支步兵师团和一支工兵联队,未来关西地区脱离美国后亦是如此,这些部队直接听命于各个藩镇,承担基本防御和预备役人员训练的任务。
陆上战斗力量约合13万人,并由一定的限制条件:
不允许装备任何飞行器和拥有作战能力的海用船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