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乏在欧洲的着力点,因此不会彻底的反对德国,打倒德国,但也绝无可能希望看到德国坐大。
对于中国的诉求,美国人很有可能不会干预,新加坡和印度属于谁并不影响美国的战略,对于美国来说,太平洋上领地只有澳大利亚据有纷争的可能,但也并不属于不可谈判的禁区。
甚至于,未来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可能要同时为两个俄国服务,即德国支持的俄国和德国反对的俄国,最戏剧化的一幕可能是一列火车上同时装载了运往圣彼得堡和叶卡捷琳堡的军械。
同时,德国人清楚,英国独特的政治环境和帝国组成很大概率会导致伦敦与澳新、印度和马来亚之间的丰龊。
历史上,在开战前,英国内阁曾认为如果ija入侵东方的两个自治领,出于政治考虑‘我们应该立刻放弃中东的位置全力支援’;但是到了1941年中真正要求撤回埃及/东非/两伊的部队增援帝国东部的恰恰是澳新政府,而uk政府反而希望推迟这种调度。
而如果没有美国的参与,这种矛盾将会更加凸显。 英国能抵抗多久,美国会在什么时候参战,中国是否有可能参与战争,都深刻的影响着德国的战略。
外交官和情报人员该动起来了。
……
“关于最近在苏伊士运河被拦商船的问题,德国人又来找我们了,希望走美洲。”
西花厅内,石子任、戚殿生和陈霖三人正开着小会,简单商议德国新的需求。
从去年十二月北海的那次海战开始,整个欧洲的局势就急剧升温。
历史上,由于苏德矛盾,英国人担心苏联会进攻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从而干预到英国的中东布局;同时,英国人又认为德军“不太可能”进攻巴尔干一线。如果进攻目的只能是穿过安纳托利亚威胁两伊。此时“我军应该按照计划摧毁油田和管线。”但是这个计划“有太多的弊端”,比如德军的投送能力、土耳其的态度和俄国的反应;而“没有明显的益处”,所以不太可能会选择。
而如今,俄国早跟土耳其开干了,但却是在英国的巧妙策划下,因此队英国来说是有益的,但德国向中东挺进却让英国人如坐针毡,不仅在地中海和苏伊士加大了巡查力度,就连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