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了,天还未完全亮。
没有婚车和鲜花。
有锣鼓队和唢呐。
新郎不去迎亲,他打扮好了在家等着。
他们差不多8点多到了女方家。
分发完礼物,衣物等,开始上桌吃饭。
这时候,新娘不会出来。她在自己房间,换衣服打扮,有人专门给她梳头,那时候还没流行化妆。
吃完饭后,要打包嫁妆。衣柜等大件要几个人抬,小件的比如洗脸盆架子等只要一个人背,这些是早就沟通好了的,任务也是安排好了的,责任到人了的。
安排得都是有经验的稳妥之人。
都收拾妥当了,就准备出发。
唢呐响起了,新娘红着眼睛出来了,她面向父母深深鞠躬后就转身要离开了。父母也是舍不得女儿,都在抹眼泪。
嫁妆走在前面,接着是两位送亲的,称为高亲,是大翠的舅妈和姨妈。
新娘大翠走在高亲后面,她后面跟着4位女孩子。再是掌礼先生、媒人、乐队等人。
吹吹打打出发了。
一路翻山越岭,很不容易。
新郎这边,客人到了不少,都在盼着新娘到。
终于到了,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了。
各种陪嫁全部搬进屋,衣柜等要放进新房里,床上被子花花绿绿地叠得很高。
都收拾好了。
新郎新娘进堂屋里举行简单的结婚典礼,拜堂后送入洞房。
新人入洞房时喜欢抢,农村有谁抢在前面谁当家的说法。
德福他不抢,有人还推了他一把,他让大翠先进门了。
新娘大翠端坐在床上,一些人进去看她。
新娘一般是不出新房的,吃饭也是有人送进来。
高亲坐在外面,有专人陪着。
开席了,高亲、媒人都坐第一桌。
酒席也很简单,一般就是扣肉、各种炖菜,俗称十大碗,味道很好。
当天晚上,大姑父还请人来放了录像,好多人看,很是热闹。
第二天早上,新娘要给公公婆婆敬茶。大翠给爷爷奶奶敬茶了,还拿出了她给他们做得布鞋,奶奶试了试,很合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