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上的数据和实际数据,相差甚远。
在这种情况下,在工作一个月的薪水,能吃上几次肉?
就算是一斤瘦肉,那也得两毛多。
一大家子的开销,全指望着这点钱了。
所以说,在这个时期,能天天吃肉的家庭,不一般。
不然怎么叫压榨和剥削呢?
而至于说其他的物品,比如说大米。
大米一斤的价格是在一分二左右。
一斤大米大约是一分二左右,这一点各地虽然略有差异,但大概都在这个范围内波动。
这也导致,这个时期的百姓,在物质上的追求不多。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人的薪水都在价格上浮动,这里面也有差别。
一般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他们的薪水就会很高。
比如说一名普通的文员,这种每月的薪水普遍都是十块大洋起步。
少了十块大洋,别人看都不会看一眼。
而稍微往上走一些,薪水就会呈翻倍式的增长。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很大。
完全不是说,你下苦力,一天做十六个小时就能弥补的。
你就算一天做二十四个小时,每月还是几个大洋。
除了这一类外,还有就是技术类的。
比如说工厂内,正儿八经的技术工人,不是普工,而是技术工人,能拿到实业部颁发的证书的,每月的薪水不会低于二十块现大洋。
至于说像兵工总署内某位李姓的机械工程师,留学归来。
他每月的薪水超乎常人想象,每月的薪水超过了三百现大洋。
其实这也是这个时期的特色,阶级固化。
要想跨越阶层,那就一定要有文化,一定要去追求学识。
但追求学识在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金钱又比较多。
这也是赵阿大不相信赵泉鑫的原因。
每月五块大洋,转正后七块大洋,还包吃包住?
不过不论赵阿大是否相信,这件事赵泉鑫是一定要去的,毕竟这是在政府作保的情况下招聘的。
华银集团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