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有一个现代小镇 > 第76章 风匣子(1/4)
    来到一茅屋前,王远推开门,走了进去,说道:“马大哥,小海哥,这里面有十几袋的白面,你们一起搬进内院,再把那天买的粗盐也都搬过去。”

    “喏!”

    王远抽着烟,回到内院,自己一身高贵的皮裘,才不去搬哩。

    拿起锯子开始锯那些木头,沿着上午划的黑线,一点点的锯下来。

    活动了几下,身体就冒汗了,皮裘脱下来挂到一旁。

    继续锯木头,一块块的木板锯了下来。

    马震两人将面粉和粗盐全部搬进厢房,继续煮盐。

    “小郎君,小郎君!”

    门外传来了喊声,王远走了出去。

    两个村民站在门外,说道:“小郎君,上午烧了五炉木炭,我等给你送来。”

    “多谢。”

    马震和吴小海赶紧将四筐木炭拿进内院。

    木炭看着很多,其实很轻,他们做的那几个制炭炉,一炉子也就能烧出二十多斤的木炭。

    王远回去拿着块木炭在木板上又画了起来。

    随后沿着黑线又锯了起来,一块块长方形的木板便成形了。

    有的木板在边缘位置再锯两道直线,用匕首割成凹槽,若是有明白人看到,便知这是要连接在一起的榫卯结构。

    有几块木板中间挖两个小洞,一截小圆木上也挖了两个洞,插上两根方木棍,这明显是一个把手。

    将木板一块块的拼接起来,最后便成一个木匣子,长约三尺,高约两尺。

    没有刨子,木板上毛毛糙糙的,但是不影响使用。

    匣子下方有个圆孔,底部双层开缝,这是进风口。

    王远抓着把手推拉了几个,圆孔中便吹出一股风来,风力够用了,点了点头,对自己的成果很是满意。

    可惜没有胶水密封,否则风力更大。

    “小郎君,此乃何物?”马震两人不解,做这么个东西有啥用。

    王远将一个竹筒插进匣子下面的圆孔里,说道:“这叫风箱,我一般叫它风匣子。”

    “风匣子?”

    王远将风匣子搬到灶台旁,竹筒另一端插入灶台预留的孔洞中,风匣子四角的地上钉上四个木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