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有一个现代小镇 > 第66章 经济体(1/3)
    杜如晦说道:“陛下,灞国公所言极是,老臣附议!”

    魏征说道:“如若将来康国强盛,与我为敌,灞国公又当何为?”

    王远笑道:“康国乃苦寒之地,而我大唐资源丰富,互通之后,双方都有利,康国只会越来越依赖大唐。将来他若敢背叛,咱们掐断他们的经济命脉,他就会知道谁真正对他好。”

    “何为经济命脉?”

    王远简单地说了下后世的经济战、贸易战,当然详细的自己也不懂,最后总结道:“所以合则两利,也可以称之为双赢,这种互惠互利的事情康国国王肯定不会愚蠢到将我大唐推到敌对一方!”

    王远一席话,胜似一席话!

    朝堂变得鸦雀无声,落针可闻,都在消化这些知识,心中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就连李二如今的身份和高度,以自己的目光再配以王远的理论来看,大唐能够立国,其中存在诸多侥幸,若是以王远的说法,前隋若是按照这套理论去做,哪里会有唐朝,顿时庆幸王远是站在自己这一方。

    而下方百官虽然有些腐儒,但大多也是长期混迹官场之人,大部分都是些老狐狸,他们都想到了很多。

    一些世家官员甚至想到以前粮食、食盐、纸张的价格战,原来王远当时已经手下留情了,若是要赶尽杀绝,恐怕那几大世家的坟头草都长的老高了。

    这其中,王远又提出了一个新词,就是经济体,许多人也想到了,当初的价格战王远之所以能取胜,也是借助了皇商这个经济体,若是只靠当时的灞远镇,那无异于以卵击石。

    而如今的灞源镇,已经成长为了一棵参天大树,并且与皇家捆绑在一起,只要王远不作死,绝对是与国同休。

    李二立即表示同意,并安排使者出使康国。

    李二说道:“朕常恐因喜怒妄行赏罚,故令诸卿极谏,诸卿亦应接受他人劝谏,不可以己之所欲,而不受他人谏言,自己都受不了谏言,如何去劝谏他人?”

    “治国如治病,病情痊愈仍需养护,若还与以前一样,复发之后就不可治疗了。今天下安危系于朕身,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耳目股肱,寄于诸卿。”

    “既然君臣一体,则应当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应极言